返回第五百一十七章 归来(第2/3页)  回到明初当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相信不相信,都肯定会暂时熄火,选择去对付对他压力最大的

    陈友谅。

    只有灭掉了陈友谅,才有可能完全统一江南。

    而这也恰恰是张士诚想要看见的。

    因为陈友谅那里是容易灭掉的,朱元璋跟张士诚打一场,轻一点说自己损兵折将,重一点那就有可能元气大伤。

    而那时候,好一点的时局是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最差的结局也是自己又读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个老鬼很聪明啊!

    再次回到淮安。

    已经是秋天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乃是题中之意。

    岸上一片一片尚未来得及收割的芦苇已然枝叶枯黄,在瑟瑟的秋雨中满目凄凉。湿凉的水汽被秋风迎面吹来,一股阴冷的气息在骨子里引起战栗。

    这就是初冬的江南,阳光明媚时美景处处妩媚嫣然,冷风乍起阴雨绵绵的时候,却有着比之北方冷冽如刀不遑多让的阴冷……

    天黑得很快,在口岸的时候尚能见到两岸的瑟瑟秋景,等进了内河,已然一片昏暗,天地茫茫。

    船队就在阴冷的秋雨中悄然驶入军港,几乎未曾吸引任何注意。

    朱振刚刚登上码头,一身甲胄的朱沐英早已等在那里,上前军礼参拜:“末将见过伯爷。”

    朱振感慨的望望四周夜色中熟悉的景致,感慨道:“总算是回家了,以后本伯绝对再不出海去那么远的地方,谁特么爱去谁去!”

    这年头交通落后,信息不畅,出一趟远门当真如同一场跨国旅行,而朱振这一次一直开着帆船跑了一趟安南国,算起来,比得上后世的一场星际航行了……

    朱沐英恭敬道:“伯爷此行扬威域外,振我国威,正是吾辈军人之无上荣耀。后世史册之上,定有伯爷之名讳彪炳千秋,以供万世敬仰!”

    这是发自肺腑的赞誉。

    军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安邦定国,开疆拓土!安南国更是一等的富庶之地,与汉人几百年的争斗毫不相让,彼此攻伐世代不休。可朱振却能在其国都城之侧得到两个优良的港口,等到这消息在国内扩散开,军中谁敢

    不对朱振毕恭毕敬?

    朱振就笑道:“呦呵,几日不见,朱指挥使有长进呐,溜须拍马逢迎上官的本事都学会了,有前途!”

    虎二、盛庸等将官簇拥着朱振,听到打趣朱沐英的话语,都哈哈大笑起来。漂泊半年,一朝脚踏国土,心里无比踏实,情绪都莫名的放松起来。

    朱沐英也笑道:“这要多谢伯爷教诲,您的言传身教,末将受益匪浅呐!”相互打趣一番,朱振伸了个懒腰,看了身后神色疲惫的一众兵将一眼,便说道:“都回去好生歇息一晚,这船上就特么不是人呆的地方,骨头都快散架了!有什么事情明早

    再说,让船上的兵卒也都放松一下。”

    一夜无话,修整了一宿的朱振在起床之后,便晃悠悠便来到县公廨。

    刘家子一向早起,被朱振委以重任之后更是一时一刻不敢懈怠,每日都是早早的来到县公廨处理公务。

    哪怕是朱振不在,没有人监督的日子,他也未曾有一日懈怠。

    甚至族中长辈,刘伯温老先生亲自写信勉力自己,要自己追随朱振好好干,将来肯定前途无量。

    这让刘家子信心倍增,不过工作却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但是开端确实千头万绪。好在市舶司的规制、经营方略朱振都已经有面的策划,刘家子只需照章办事、执行就好,省却了大量精力。否则就算他有宰辅之才,此刻毕竟缺少历练,对于市舶司这

    种古之未有的新鲜事物也必然两眼一抹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