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二十七章 唇枪舌战(第2/3页)  回到明初当王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源源不断的财源

    可以称得上是功在千秋。而且自己可是亲口让朱振担任淮安行省平章的职位,现在不仅将人家的官职给撤了,将其费劲心血筹建的水师学堂搬迁到关中来,还要让其远离淮安致使所有的努力成为

    泡影为别人做嫁衣

    更别说人家出海一趟就为帝国购得了两处海港,使得大宋之天威震荡四方四海敬服。

    朱元璋觉得有些愧疚。不过从朱振不经由政事堂的批准擅自施行“保证金”这件事来看,怕是这小子也知道淮安现在已然成为各方势力争抢的香饽饽,明白怕是难以继续留在淮安,却又怕国公为

    难,故而以这种方式留下把柄自断留任江南的后路。

    真是善解人意啊

    朱元璋心生感慨,对朱振愈发喜爱。

    一个有能力、有志气、又懂得体恤上意甘愿吃亏的臣子,哪个主上会不喜欢呢

    当然,朱元璋也能从“保证金”这件事当中看出朱振的委屈,否则只需一封密奏言明自己的态度即可,用不着这般画蛇添足故作姿态。

    朱元璋一点气都生不出。

    谁受了委屈还不准哭两声朱元璋沉默良久,开口说道“即使如此,就将徐梁召回应天吧,刘先生身为师傅,自营避嫌,宋濂、徐达、胡大海你三人商讨对朱振之处罚如何,照章办事、依律施行,定

    要公平公正。至于朱振后续如何任用,咱自有主张。”

    殿内大臣默然不语,心中却纷纷吐槽。什么叫“后续任用,咱自有主张”那就是明白的告诉殿内的部下,今日我顺着你们将朱振调回应天把淮安行省让了出来,但是等到朱振回来之后我如何任用,你们也就别哔

    哔了

    你都说出这话来了,还怎么照章办事、依律施行.

    徐达和胡大海,都是军方大佬,跟朱振的关系本身就非常好,徐达虽然刁难过朱振,但是朱振却老老实实的奉命行事,这份香火情结下了。

    朱振跟世子关系好到穿一条裤子,宋濂又是世子的老师,又让朱振伺候的那么舒服,更不会为难他了。

    明目张胆的袒护啊

    一众大臣又羡慕又嫉妒,却也不得不赞叹人家朱振的确有让国公袒护的理由。

    李善长保持沉默。国公已然让步,他就不能穷追不舍。既然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又何必去惹怒国公他深知现如今自己在国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有所动摇,再不是往日那般毫无保留的信任

    ,不由得暗自叹息,有些悔意

    徐达瞄了一眼四周,说道“淮安水师于安南国购得两处海港之事,还请国公给个章程。”

    众大臣楞了一下,纷纷暗叹,又是朱振那小子折腾出来的事儿

    攻城略地倾覆他国,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多了去了,可是如朱振这般花钱从别国购买土地,却是千古未有之观。

    你说他开疆拓土吧,这不是两军阵上打出来的,而且这两处海港的土地也委实太少,地方又着实偏远不易掌控,有些入不得眼。可到底也是开辟了国土,理当赏赐。

    事实上自从这件事传回应天的时候,应天文武民间上下就已经一片喧嚣,争执不下。有人夸张的认为这是开疆拓土的绝世功勋,给朱振敕封一个国公亦不为过;有人则说不过是海外弹丸之地深处蛮夷之国土,且远隔万里迟早也是蛮夷的囊中之物,取之无

    用,派兵驻扎更是空耗钱粮,实乃祸国之根源

    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在朱元璋阵营,算是新投效而来,精通治民和理财的新生代官员赵全德,开口说道:“国公,卑职以为些许化外之地毋须多费心神,那安南国虽然以往屡次与中原征战,实则国中却皆是我汉家遗民,心幕天朝圣威,正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