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0三章 偷萝卜的老人(第1/2页)  我有一座军火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文奎带着李敢和苏北微服私访两天,走遍了信州府和饶州县的大街小巷,形势比较乐观。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较富足,流落街头巷尾的乞丐也少了很多。但他并没有以此为满足,而是把目光盯住了乡村。

    “文兄,我们是不是管得更宽了?”李敢有些不安地问道:“天下那么大,形形式式的人都有,谁敢保证没有可怜之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文奎无奈地叹道:“你说的也不是全无道理,但我们作为这块土地的主人,就不应该这样想。何为子民?就是要求我们爱民如子。走吧,明天和我一起去黄庄村,我想看看那些农民的日子过得怎样?”

    第二天上午,文奎带着李敢和苏北两个跟班,一路走一路看,大冷的下雪天,走了一个时辰,竟然走得浑身冒汗。

    他们翻过十几道山岭,前面就是黄庄村。一百多户人家,家家户户的屋道:“老人家,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家。大冷的天,会冻坏你的。”

    老太婆指了指村东头的一座破庙,说道:“在那。”

    也许她这一辈子都没有碰到过这么好的人。眼前这几个年轻人,比她的儿子们对她还要好。这世界哪有这么好的人?

    李敢和苏北一人搀扶一边,把老太婆搀扶着走向破庙。到了破庙里,他们再也淡定不下来了。所谓的破庙,其实只有一间低矮的小屋,里面供着一尊土地公公。两个破窗户没有门,空气南北对流,呼呼呼的寒风灌进破庙,庙里像冰窖一般。

    老人不知从哪里捡了一些稻草铺在地上,没有草席,只有一床破棉絮。也就是说,老人没有床,靠稻草和那一床破棉絮活命。看到这些,文奎不得不感叹,这老太婆生命力之顽强。

    老太婆嘴里的牙齿都快掉光了,说话有些漏风。她看见这几个年轻人实在对她太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天气太冷,我不愿出去讨饭,就想着去地里偷几个萝卜吃。没想到被你们抓个正着。求求你们别报官府呀。这事儿很丢人的。我这一大把年纪啦,还偷人家东西。”

    文奎问:“老人家,您多少岁了?”

    老人:“七十六啦。”

    在这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朝代,老人的确算得上高寿之人。

    经过一番交流,文奎了解道,老人姓雷,从小就嫁到黄庄村当童养媳。她五十多岁的时候,老伴就去世了。她一生生养了十几个儿女,存活了五个。其他的几个,都没有长成人就死了。

    文奎听到这里,不由心里一震,就算他有五个儿子,也不会活得如此艰难!

    “老人家,你既然有五个儿子,怎么不和他们生活呀?还要出去讨饭?”

    “唉,他们都死了。只剩下我这个老不死的,阎王爷硬要惩罚我,不让我死。要是让我也死了,倒也干净。”

    如此说来,雷氏应该是孤寡老人,按理说可以进福利院。为什么她没有进福利院呢?这可是当地村里正的错误。

    文奎问道:“老人家,你们黄庄村的里正是谁呀?”

    雷氏道:“里正叫黄一民。村里最大、最好的那幢房子就是他家的。”

    文奎向苏北和李敢使了个眼色,两个人领会了他们的意思,立即去找黄一民。

    文奎留在破庙里陪雷氏聊天,从她的嘴里,让他了解到更多社会底层人的生活。

    大约一袋烟功夫,苏北把黄一民带到。黄一民早就从李敢和苏北这里知道文奎的身份,吓得双腿筛糠似的发抖。他身上穿着裘皮大衣,还戴着棉帽子,绝对不是因为寒冷,而是被吓得这个熊样。

    文奎冷冷地问道:“你就是里正?”

    “正是小人。”

    “你可知罪?”

    黄一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好端端哪来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