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煮了三锅面条(第1/4页)  从政典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贺国荣一回来,按照计划进度,就跟着李俊张敬民一起去地区汇报。他们先去见了廖副专员,由他带着,去与管工业的包副专员见面,因为包副专员刚从外专州调来,开会时见过了,当这样小范围近距离的机会还没有过。

    廖副专员与包副专员相处一个多月,有一定了解,包副专员是从大企业调来的,看上去具有工人的气质,喜欢直来直去。果然包副专员见了面就说:“你们以后就不要转弯抹角,直接来找我就行。我不是说廖专员如何如何,他是一个好老哥。我很看得起他。你们和他熟,请他牵个线老找我,这我完全理解,你们也找对了人。我来贵汇一个多月,发现在好几次发言中,我们两个观点看法一致。”

    关于火电项目的事,包副专员说:“完全赞成,公开支持。”

    张敬民建议,适当的时候,是不是给蒋专员通个气。李俊站在他的角度,也无所顾忌,就把蒋建琪对县里有看法的情况说了,请求包专员留意关照一下,从旁边美言几句,扭转局势。这有利于县里面项目的争取。

    “好,我同意,我会找机会为你们说话的。你们这样考虑问题,可以说是很有远见的,胸怀也应如此。事情怎样安排,我会思考,我们随时互通情况就是。”包副专员道:“项目的事,要稳扎稳打,需要我做什么,说一声就行。但是有一点,当下还是先稳到,搞好保密。据我所知,想争办火电厂的地方有好几家。这件事情我们要做到不惊动别个地方,我们搞成了,让他们羡慕嫉妒恨去吧”

    告别两位副专员,走出大院,张敬民要去附近远飞书店给小燕飞买复习资料。就一起去,迎面遇到了民政局副局长,因为与张敬民的副县长是一批任用的,就抓住不放,还有一位同行的,加上张敬民他们三个,一共五人,上了两个车,先送他们到郊外地区酒厂,再回去加油。

    酒厂内部搞了个餐厅,专门接待地区个机关部门的领导,服务员是到省城招聘的,厨师来自广州和成都,主打川菜和粤菜。

    贺国荣没敢入席,找借口躲了出来,在外面路口吃碗面条,然后回到前厅等待。那民政局副局长出来上卫生间,看见他,问他为什么不进去。他说已经吃过了,就在这里等张县长一起回去。那副局长从卫生间出来,掏出香烟递给贺国荣,贺国荣站起来双手并举说不会。副局长一边自己点燃一边说:“你们张敬民副县长有素质,知识面丰富。你信不信,他一定要长大的。当县长,当书记,我敢说不出三年。”

    贺国荣见他这样恭维张敬民,交情一定不浅,就想着探问一下特殊学校的事。民政副局长说:“有啊,刚好是我在分管,你有亲戚需要来?”

    贺国荣兴奋极了,说:“我只是打听一下,不敢麻烦局长。”

    这时张敬民几个也出来了,对那副局长说:“你一出来就不回去了,我们几个也差不多了。”

    副局长说:“我正和你这位小兄弟说话,你这小兄弟很懂事。”

    说着就掏出手提电话要车。

    贺国荣给张敬民说:“我刚才大胆,问了一下特殊学校的事。”

    张敬民说:“他这个人很热情,话多,有问必答。”

    贺国荣说:“我没有直接说,打听到他分管,我就不敢再说了。”

    张敬民说:“那有我来说好了。”

    车子还没有到,张敬民就抓时间把有个小孩要来特殊学校的事说了。民政局副局长说:“小菜一碟,你说了就办,没问题。”

    张敬民转脸对贺国荣说:“你记好了,明年那小孩到了年龄,就来与陈局长联系,一切由他安排。”

    贺国荣高兴说:“谢谢了。”

    贺国荣回家来就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件事,又叫祝明霞到时候记着提醒。祝明霞也说单位几个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