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踏白军营救徐夫人 诸葛逵开关献降(第1/3页)  南宋忠烈岳李孟护国演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诸葛逵大败孟璟,璟幸得关鹏救应,杀出重围去了。然孟琛突围时不慎中了绊马索,被诸葛逵人马擒入关中。逵命打入死牢,却不准杀害。

    孟璟败归鸡公山,查点帐下人马,折兵三千余人,三弟被擒。璟叹曰:“不想一时豪迈之志,却铸败军之耻。”关鹏曰:“大公子何须忧虑,胜败乃兵家常事。阳平关易守难攻,为今之计,须请命元帅,另差大将前来。”璟曰:“不可,父帅入蜀已然三月,某寸功未建。今日又遭败绩,有何面目回营?”次日天明,璟留关鹏守营,率五千精兵赶至城下,架起云梯c床子弩,强攻关口。诸葛逵见他有勇无谋,只命将士坚守不战。率五百精兵从关后遁处,摸至鸡公山后,爬上山去。关鹏营中仅千余人,多是老弱残兵。。哪里顾得了山后偷袭?逵引人马靠近行营,备下火箭。捱至正午时分,望粮草营射去。顿时宋营大火烧起,烟雾弥漫。鹏即引人马救火,逵趁机杀下山去。正见孟璟麾下人马疲惫不堪,坐于地上休整。逵暴喝一声,率军杀入宋军后阵。孟璟急来看时,后军已乱,璟舞刀来战逵,战了三十余合,被一鞭打落头盔,险些丧命。阳平关中守军亦杀将出来,大破宋军,死者无数。璟狼狈而走,赶至山上,却见粮草多被焚毁,只得连夜撤回大营。

    孟元帅闻阳平关败报,大怒,欲杀璟。毕德卿曰:“公子年少,况阳平关易守难攻,诸葛逵又非等闲,焉有不败之理?大帅不必自伤骨肉,惹得三军惊骇。”元帅曰:“老千岁言之有理,且饶这畜生一命。”命人将璟推出帐外,捆打四十。西平王李祐曰:“元帅,既是阳平关难下,末将愿率一支人马,前去取关。”崔夫人亦曰:“老身愿随吾儿同往。”元帅曰:“少王爷与王妃夫人愿往自然再好不过,便请引三万人马前去,务要取下阳平关。”母子二人领命,崔夫人又曰:“还请元帅拨帐下踏白军一百人同往,老身自有用处。”元帅然之,另拨一百踏白军随行。

    非止一日,母子二人率兵赶至关下,祐欲上山扎营,崔夫人曰:“不可,鸡公山地势险要,前者诸葛逵有所疏忽,如今吾军溃退,他必已布下伏兵。我军只在关前二十里处扎营,此地近水开阔,难以伏兵。”祐遵母命,据城二十里处扎下寨来。诸葛逵果在鸡公山上设伏,不想崔夫人老谋深算,只得暗暗撤走人马。崔夫人派哨骑一日三报,回报此事。祐又惊又喜,谓母曰:“母亲当真利害,险些中了他计。”夫人曰:“此乃雕虫小技,明日关下叫阵,我儿万不可堕了西平王府威名。”祐遵命而退。三日后,李祐率军出营至关下挑战,崔夫人率军坐镇行营。

    诸葛逵前者已知来者来西平王李显忠之子李祐,闻他骁勇善战,戟法超群,蜀中诸将皆不能敌。逵自恃鞭法出奇,前者又擒了孟琛,便杀出关来。祐见他手持双鞭,燕颌虎目,三绺黑须,颇具英雄气。便曰:“来者可是守将诸葛逵麽?闻你是条好汉,为何助了孟悠贼子,妄想篡权自立?”逵无言以对,只得叫声:“看鞭!”祐使戟迎上,马打对头杀了一二十合,祐力大无穷,逼得逵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祐有心生擒了他,便虚晃一戟,拨马败走。逵见他戟法未乱而败走,疑有诡诈,不敢追。祐见他不追,便曰:“缩头鼠辈,爷爷去也!”逵闻言大怒:“小蛮子休走,今日必要擒你方回关去。”一路追下去。

    李祐故意走慢,欲待他追来。耳听背后鸾铃声响,忙将坐下马一按,那马嘶鸣一声双膝跪倒。逵大喜,双鞭齐下。不想李祐回身便是一戟,正打在马腿上。那马暴叫一声,将逵摔下。祐赶上踢飞了他双鞭,戟尖顶在咽喉,周遭军兵将他绑了押回营中。

    崔夫人已在营中等候,闻李祐擒了诸葛逵而归,忙升坐中军帐。见诸葛逵五花大绑押入帐中,军兵命他跪下,逵厉声曰:“大丈夫生又何欢,死又何求?快些斩了我头,便可取关。”夫人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