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4章:尊其法、懂其意(求订阅)(第1/2页)  鬼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胖子迷糊的拉扯了一下寇仲的衣角,有些胆颤心惊的很,两眉毛都是炸起来了“十三这是发羊癫疯了吗?会不会咬人?”

    寇仲却像是没有听到他的话一样,嘴角都被咬破皮了,可他都像是没有感觉到一样,反而心里是惊骇的很,最后才苦涩的摇着头“十三这胆子也太大了,竟然在这里叩阴”

    “叩阴?”胖子主要就抓到这三个字,忽然就一脸的yd,寇仲余光就扫到他那张猥琐的嘴脸,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给了他一脑瓜勺子,鄙视的说道“你在想什么?”

    “咳咳”胖子忙摇头,尴尬的说“没有,只是在想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老寇,你解释一下呗”这种骗鬼的话,寇仲可不相信,但还是润了下嗓门就说“这我们常说:阴司三万里,九百八十门,这话的意思就是形容阴司鬼门关的数量很多,但这些往往一般人都找不到,如果想要请鬼,就得叩这鬼门关!”

    “请鬼?这不应该是请神吗?”胖子疑惑的问道。挠着自己的脑袋“难道我记错了?”

    他这倒没说错,在明朝,外有异族入侵之虞,内有流寇作乱之患。特别是明中后期,朝中奸党宦官横行,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动荡局势中,历史仿佛是宋朝的再次重演。于是,前朝人物岳飞成了最好的反思历史,寄托衷肠哀思的载体。

    无论是在官方话语还是在民间视野中,岳飞都一再地被提起,并且地位被再度拔高。如洪武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将岳飞列为历代三十七名臣之一,景泰五年,武功伯徐有贞创岳飞庙于汤阴故土,景泰帝御题为“精忠之庙”。至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zf甚至将岳飞置于神的地位,加封其为“三界靖魔大帝”。

    后来到了鞑子时期,明朝灭亡后,当年岳飞拼死抵抗的金人后代又建立了清朝。因此,清朝对待岳飞的态度就不如元、明时期那样洒脱,变得极为复杂。

    清廷一方面希望继续借岳飞来宣扬忠顺,感化汉人;另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这个打过自己老祖宗的人被顶礼膜拜。于是雍正四年,雍正这吊毛皇帝下令将岳飞移出供奉了几百年的武庙,追封汉将关羽三代,在全国普建关帝庙,想借关羽之名,将汉人对岳飞的尊崇全部转移出去。这样一来,岳飞地位自然大跌,各地武庙多为关羽独占。而在此后清朝的官方评价体系里,岳飞则被仅仅定型在一个“精忠”的框架里,成了“精忠岳飞”。

    但民间的祭祀却是一直以“神”名叩拜的,就像是我们老家农村,还有人修缮武帝庙,自然就让后人都认为岳飞成神了。这寇仲可解释不了,被问的哑口无言。

    但我在鲁班书可是发现过历代祖师对这称号的怀疑,甚至有大能之士骗了那生死簿一观,就发现上面根本没有三界靖魔大帝这个说法!完全是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

    当然,这种说法能有多少的准确性不一而定,但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趴在地上,一头磕在地上,朗声叫道“阴倌传人十三,尊请武穆降下神能,诛其残孽,护我真身!”

    “老寇,岳飞睁睁眼了”胖子眼神一直盯着那雕塑,就发现对方那眼帘竟然抬开了,这吓得他菊花一紧!直接就捂着眼睛不敢看了,开什么玩笑,这雕塑睁开眼了?

    说句场外话,这雕塑睁眼的事情很罕见,但也并不是没有,就比如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历经三个皇帝,一百多年修建成如今世人所见大佛。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

    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

    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