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1章:阴间走一遭!(第1/2页)  鬼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是想跑的,可看这围在我四周那满脸严肃的阴差,嘴里就略微的苦涩不已。晃着脑袋“完蛋了,这次是跑不掉了,认命吧,只希望判的轻点,可不要公报私仇,把我往十八层地府里头送!”

    “起码,别人死了没有像我这样六七个阴差围着,一路绿灯的待遇吧”我自嘲的说道。还别说,这种阿q的自我安慰,还真让我心情稍微的缓了些。

    这传闻据说人死后,即由阴司的黑白无常勾去魂魄。我曾在城隍庙中看过黑白无常的塑像。其实他们二人模样并不狰狞,两人头上戴的帽子上各书有“一见生财”和“正在捉你”四字。人的灵魂被拘后,便踏上了漫漫的黄泉路。灵魂过了阴阳界后即到了望乡台。望乡台的功能是让亡魂能够最后一次眺望故乡和他的亲人。记得有诗这样描述望乡台:

    望乡台上鬼仓皇,望眼睁睁泪千行,儿女双双偎柩侧,亲朋济济聚灵堂,分明隔绝归地府。尚欲哀求返故乡,就像刚才,我绕过望乡台的时候,就见那站着的鬼都是满脸的泪痕,此去一别,作古万世,令人唏嘘,这里更多的是压抑。

    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人死三日后,将由鸡脚神吴二爷押着回家告别。丧家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三日必要举行回殃(有的书上叫回煞)仪式。

    回殃时,丧家要用一竹竿,上贴钱纸,立于门前。其作用是:亡魂既已作古,当然不会用脚走路,他们都是从空中回家的,于是需要架设梯子。

    待亡魂到达家后,这贴上钱纸的竹竿便化作梯子,亡魂也可从这梯子下到地面了。我还记得幼时躲在另一家人门后看对面人家回殃的情景:那家人的门半掩着,家中空无一人,早就避出去了,屋里没有灯光,可谓阴风惨惨、鬼气森森。

    据说若用灶里的灶灰铺于门坎下,待回殃结束后便可看见灶灰上留下的巨大的鸡脚印,这便是鸡脚神留下的。过了望乡台,便到了破钱岗。过了破钱岗,便到了奈何桥。

    奈何桥下血水汹涌,平时作了善事的人平安过桥,而大善之人,还有童子迎接,上有祥云护顶。而作恶之人则被桥上的夜叉一把叉住抛进河中。

    过了奈何桥,就到了鬼门关。小时我记得城北城隍庙鬼门关的塑像,一个面目狰狞的巨鬼死死用手撑住城门,而众小鬼都千方百计地想钻出城门,奈何城门被巨鬼封死,只能从缝隙中探出一个个绝望的脑袋。

    进了鬼门关,就正式进入了幽冥世界,要在各个阎罗殿接受审判,生前所有的善恶都将一一报应。

    亡魂经一至九殿的审讯,其罪恶及功德已经彰明,后即进入第十殿。十殿没有地狱,它负责亡魂重新转投有生命的世界。其中行善的,送入人道。

    而人道又有区别:行大善的,往投生大福大贵之家;有小恶的,则投生于贫贱之家。作恶多的,不能往生人道,而转入畜道。大恶者,被罚入地狱永远受苦,永世不准超生。

    离开十殿后,亡魂便走上了投生于又一个生命世界之路。

    当然他们在投生前,还必定有最后一件事要做。你想这幽冥之路何等艰难,走不多久已经饥渴难耐,而此时正好就有一位善眉慈目的老婆婆在路旁卖茶水,此时此刻,谁不会要碗茶水来解渴呢?注意了,这位婆婆卖的不是普通的茶水,而是孟婆汤。这迷魂汤十分重要。

    亡魂喝了它后,便将此生所有事情及恩怨全都忘记了,要不然来生一定会生出许多恩怨麻烦来。

    不过我觉得其实这迷魂汤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试想要是一位某大学读硕士的学霸游泳时不慎被溺身亡,他投身于人道时,要是不在王婆婆那里喝迷魂汤的话,转投人世时刚呱呱坠地英话就过了六级,且专业知识已达研究生水平,这对于其它考生是多么不公!

    更有甚者,要是他生前做了一些恶事被罚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