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山海关的元旦(第1/2页)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时已经进入12月份了,三个人在野外生活倒也习惯了。东西归整了又归整,考虑了又考虑,终于把随身的东西定了下来,用不上或者很少用的,都丢在了路上。

    留下了煤油炉子、大半桶煤油和一个小锅,三个饭盒。这样烧水和做饭做菜都可以。热水可是野外必不可少的。

    吃的东西就留下了大米和白面这两种主食,其他的除了一大坨冻肉,再就是些罐头和路上买的萝卜、白菜和土豆(东北冬天的窖存菜,号称老三样),还有几大把粉条和偶尔买到的酸菜,咸菜和酱带的不多,盐和荤油倒也不占地方。

    零食就是二丫珍藏的巧克力和糖果了。在冬季野外行走,糖份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三人虽然不知道这道理,可吃起来感觉好就对了。

    睡觉的东西是狗皮褥子和两床大棉被,几个毯子也留着。这几样东西是最占地方的。

    三人随身的衣服有主要是皮的和棉的,单衣只留了一身。

    药品也备了不少,发烧感冒拉肚子这一类的西药,是过一个镇子的时候,看到了就顺手买的。还好三人年轻,很少生什么病,省去了很多麻烦。

    自行车坏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王南都能把一辆自行车拆成零件再组合起来了,所以一概工具和配件都是必须要留下来的。

    枪和子弹没变化。20响、马枪、三八狙击步枪和对应的毛瑟子弹、三八65弹。谁用的枪就放在谁车上,长枪就挂在车大梁上,用粗布做了挂套,防磕碰也能掩饰一下,不会很容易就被路人看出来。

    路上王南也不是一直穿着弹药背心吸引路人的注意,穿普通衣服时三个人就带着防身手枪,王南的大眼撸子、李秀和二丫的马牌撸子都随身带着。在路上找到了两个箱子,把毛瑟弹和三八子弹都装了进去,绑一下,正好能卡在一辆自行车的三角架上,不是很占地方的就把几千发子弹带上了,只是辛苦了这自行车了。

    弹药背心也做了改进,先是放大了一些,冬天夏天都能穿,再就是马枪能甩到后边卡着。

    女人们又带了自用的一些东西。相机、胶卷、笔本纸张就放在李秀那里,成了她的专用品。

    李秀开始做起了摄影日记,每天对各种景物拍上几张,还拿出日记本记录一路的事件景色,高兴起来还会用钢笔画上一幅,王南偶尔还会陪着她画。

    相机时不时拿出来对上路上的景物三个人推车的样子什么的拍上个一两张。有一天兴致大起,她拿起相机就把王南和二丫的姿态拍了进去,二丫有点吓到了,强摆着姿势就对王南哭诉,王南也被李秀疯了的举动吓了一跳,想了想,就安慰二丫,等到了大地方咱自己学着冲洗,再怎么也不会让别人看到自家女人的玲珑妙态。二丫心定了下来,回头却找机会给李秀也拍了两张。

    随后两人开始升级,一个拍,一个摆,难度系数越来越高,连带王南也要跟着摆造型。开始王南看着两个女人出门是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干起活来沙棱利索,拿枪杀日本人英姿飒爽,铺上又千娇百媚,很有新鲜感。可稍一纵容,两个就女人越玩越疯。有日本人出没时也不消停,王南就把相机收了起来,一顿屁股板子打的两个女人躲在被窝里互相埋怨,这才断了这超级前卫的胡闹。

    二丫的识字也进步了很多,从到哈尔滨开始,她断断续续的被李秀强迫着学了不少字,路上偶尔找到几张报纸,她磕磕绊绊的也能读出个大概。

    1933年的元旦,日本人在山海关一带作战,三个人躲着四处的军队也走到了离山海关不远的地方。

    元旦过后日本人开始攻打山海关城。陆海空几路大军围着山海关,到处都是日本人和汉奸伪军,三人只好躲的远远的,夜里慢慢的往西挪。

    听到山海关方向时断时续炮声阵,看着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