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南洋看看(第1/2页)  抗日之黑枪小三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内说出人建筑是什么意思?

    王南带着这个疑问去了趟英国,领了荣誉勋章。

    回到美国后,又在白宫领了美国的勋章。

    虽然记者们把这两件事当成了大新闻,他却没有什么感觉,只是多认识了些人。

    1944年的春节,他在来拜年的中国使节交流了之后,才知道,原来国内什么都缺。远征军出征后,输入的运力大于输出的运力,便想着把一些人员租给王南,赚些外汇补贴下国内。

    王南对这种思考方式有些无语,却也答应了下来。

    春节过后,应几个战区的邀请,美军负责后勤武器这块的几个人对各处做了趟全面的考察。

    王南没有去太平洋的战场。美军一月份又夺下了一个群岛,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海陆空上都已经招架无力,只好在每个岛屿上疯狂建立各种防守工事,与美军在地面上拼命。

    他先去了缅甸。

    在这里,他看到了中国派出的远征军。

    士兵们好奇的看着王南,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的战绩,有时,英军美军甚至拿王南来激励这些中国士兵。

    王南只关注他们的轻重武器,却发现这些人拿着杂乱的英制与美制武器,虽然士兵从国内战场那种没枪没弹的环境出来,这些老枪让他们很满意,可实际上比美军落后了一代。

    唯一强悍的是士气。

    王南看了一圈,心里有了数,就跟负责缅甸战区的指挥官说了一声,调来了一船美制轻武器,以战场试验的名义,送给了远征军,让他们在这里组成了一个新式轻武器的美械师。

    不管英军还是美军,对王南都有即是自己人,又不是自己人的感觉。大事也许不会理睬他的意见,可这种小事情谁也不会拒绝。

    临走前,王南的总结只有一个意见,就是多派工兵。

    缅甸的地形非常复杂。如果有专业工兵,作战不一定用得上,可后勤给养却能做的更好。

    顺便也再扩宽一下中缅公路。

    在这里,他与李朝甲用电报联络了几次,让李朝甲在马来半岛使用新武器和新战术作战。

    由于都是丛林战,他把战术总结也给了远征军那美械师一份,缅甸的事情就告一段落。

    随后就转到了下一个战区,非洲,这时的非洲已经被盟军主宰,王南在那里待了几天,拿到武器测试报告后,就转到了欧洲战场。

    盟军已经定下了在诺曼底登陆,正在加紧准备工作。

    武器看完了,王南却被作为战术专家与武器专家留了下来。

    诺曼底登陆战的战略性非常重要。

    既然大的方向早就定了出来,可细节之处,英美两军一直在争吵,各军种也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来了不同的要求,只到了士兵们这一级,才只能被动的接受命令。

    王南总算看出来,不光是国与国,那怕是军种之间,都要在保护各自的利益,寸步不让。

    他接受了任务,开始一个兵种一个兵种的查看轻武器与战术准备的情况。

    盟军动用的部队数以百万来计。只是在轻武器这块上,除了空降部队和第一波进攻的部队可以更换部分新式武器外,其他部队也没必要更换,也没能力大规模换装。

    等从美国加急运输过来的武器到位后,英美部队立刻开始适应性训练。

    两个月后,王南做完他的工作,却因为保密原因,不能在战斗开始前离开。他干脆就在盟军司令部这里做看客,观看了整个盟军登陆的过程。

    直到月底,他才拿着空降部队对武器极度满意的评价回到了美国。

    这一出去就是半年,李秀和林同学也忙碌了半年多,长岛的那片地已经完成了地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