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弱水三千不及渡 却有声自棺中来(第1/5页)  墓邪:盗墓救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南回头看到的不是别人,正是先前没有来得及爬上密道的于世达。

    于世达忽然出现令绿水青山兄妹异常兴奋,算下来这已经是他们,在这次行动开始以来,第二次离别后的聚首了,生离死别的滋味自然不怎么好受,以至于绿水又喜极而泣,抱着她的三叔痛哭流涕起来。

    对于于世达的忽然回归,正南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了一下慰问,心下却难免泛起了嘀咕,待到他们叔侄之间续完感情后,他才故意装出一副平淡地的语气问于世达是从哪里来的。于世达似乎对正南的态度不以为然,只是淡淡地说,他之前看要挤进密道的人实在太多,索性转而跑到了临近的那条爬了上去,待到巨石落下后才从里面爬出来,沿着石阶来到的这里……

    曹沝问他是否看到王贵?

    于世达道:王贵?我离开的时候还看到他,在排在你们最后推,怎么他也不见了吗?他没跟我在一起啊!

    于世达的解释合乎情理,正南也就没了穷根究底的任何理由。他原本还想着让众人分散开去,到每条石阶下找寻一下,不过想来如果王贵也如于世达一样躲藏进了某个密道的话,那现在肯定已经如他一样地现身了——想来那人原本就就是个书呆子,危急时刻没想到半点自救的方法,被硬生生的压在了天葬椁之下,甚至都不给他们留下搜寻他尸体的机会,比起司徒方的下场,似乎更为凄惨了。

    正南联想起就在刚才他还一直对王贵有所怀疑,现在对方却为为让别人先走而搭上了性命,不觉有些愧疚和自责起来,然而他也清楚现在并不是伤感的时候,刚才于世达的说辞中,似乎隐藏了什么别的更为紧急的事情,让他禁不住立刻问这“护城河”究竟是怎么回事?

    于世达此时反而不紧不慢地问正南是否听说过“弱水”这种说法?

    正南听到“弱水”,第一印象是与“三千”这个词汇连缀了起来,记得他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曾写过一首情诗给自己心仪的女生,其中就用到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典故,以此表自己对爱情的专一。然而他分明知道于世达此时提出这个词汇,肯定与爱情无关,于是又搜肠刮肚了一番后才道:

    “据我所知,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羸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在古书如《山海经》、《十洲记》等,都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山海经》载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的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苏轼在《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其他的诗词中就很少见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后来的小说中用的比较常见些——三叔你说的可是这个意思?”

    于世达点点头后又摇摇头,说正南虽然学识足够渊博,对于这个冷门的词汇始终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弱水有大小之分,《九州青蘅传》中记载过最大的弱水为夜沼,是位于九州大陆上的一片大湖,夜沼其实分为两层,上层为万物不生之弱水,下层是清水。其内生活着两种生物——地蟒与夜孙鸟。你看这水中的的藻类,其实就是《九州》中记载的所谓地蟒了,只是古书中所提之事并不准确,地蟒并非只能生于清水之中,只不过它在弱水里会幻化成另外一种颜色罢了——在阴阳五行论中说火为阳,水为阴,清水为阳,弱水为阴,地蟒则是阴阳调和的产物,清水和弱水循环往复,唯一能够辨识的依据就是其内地蟒的颜色……”

    正南心想难怪当血水变清后,于世达会说这是涉水而过的最好时机,只是不知道这清水和弱水交替往复的周期是多久,千万不要等到他们游到一半的时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