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开会,回家(第1/2页)  抗战之太行山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一舟宣布放假之后,保安团各作战单位返回自己的驻地。他们只需要放好武器、安排好轮流值守人员之后就放假回家了。当然,班长排长们的得留下写报告,这是对他们进行培养的一部分。

    战士们走了,围观的群众么也就散了。孩子们放假了,他们只需要回家等着或者是在各自驻地外面等着自家亲人一块回家就行了。

    虽然刚打完仗就放假不怎么合适,但是胡一舟要的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有血有肉的部队,不是一群冰冷的杀人机器。

    连日的作战,直面死亡跟鲜血,战士们的心已经开始变得冰冷而麻木,或许只有家的温暖跟亲人的关怀能够渐渐地融化它……

    在战士们开始陆续带走的时候,胡一舟把九位族老迎进了军营。

    胡大娘也领着一大家子人进了军营。保安团本就是胡一舟组建的,胡大娘觉得来看自家儿子的队伍是一点问题没有。

    不但胡大娘这么认为,九寨的所有乡亲也都认可保安团是胡一舟的产业。虽然胡一舟觉得这种想法很危险,会在三十年后给他造成不小的影响,可是百姓们怎么想还真不好控制,也就听之任之了。嗯,得抱紧大腿!必须的!!!

    在保安团的会议室里面,胡一舟要跟九大族老商量保安团跟九寨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主要是发展水利,促进农业,增加粮食产量;开发荒山,建设梯田的下一步安排;利用原有的酸枣树、核桃楸的可以嫁接为果树的树木变荒山为花果山的设想;还有后续的即将开工的化工厂的位置在哪里;在英魂山建立英魂祠的事情也被提了出来。

    九个族老就相当于各自村子的村长,权力很大,有些事情还要跟他们商量好了才行。

    九大族老被胡一舟的各种设想给整的一愣一愣的,老哥几个活了这么多年,原来农村还可以这样搞。这也不怪他们想不到,毕竟他们没有生活在后是那种信息大爆炸的年代。

    别说胡一舟后世的时候就生长在农村,就是一个城里人,也能够从各种媒体上直知道如何治理开发荒山,促进耕地增长的事情。只不过键盘侠跟实际操作会有很大出入就是了。

    族老们对于胡一舟的提议自然是全力通过。不说别的,就冲着保安团歼灭这么多鬼子,保护一方平安的功绩,那也得全力支持的。

    在这个年代,像是保安团这种武装,都是当地的氏族、乡绅、豪强们资助成立的。他们不但要提供资金帮助购买武器弹药,还要提供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养一支军队,可不是个小数目。

    反观九寨保安团,除了要求各村寨提供场地进行训练生活、建设军事设施之外,很少去向百姓们伸手要东西。哪怕是最初的基础建设,也是胡一舟自掏腰包在进行着,保安团管得严,不让随意出去九寨,可谁家没事干就往外面跑?想要买东西?每月的集市还是如期举行的,只不过所需要的物资是由九寨的商贩从外面统一购买而已。批发的,便宜!还要求家里面来了亲戚也不能随意透露九寨的情况。随意透露情况?闷声发大财的道理都懂。再说了,万一小鬼子知道了眼红来抢咋办?

    …………

    送走九寨族老,胡一舟找到了正在军营里面闲逛的一大家子人。他的五大侍卫,则被他打发回家了。

    胡大娘跟胡老根正在军营里遛弯,丫丫在奶奶的怀里好奇的四处观望,小山子则是四处跑着撒欢。二嫂子跟孙巧儿跟在后面说说笑笑的,手里面还提溜着十几盒子刚缴获的牛肉罐头,那是胡一舟分到的战利品之中的一部分。

    在保安团,像这些“有记录”的东西,都是有账可查的。胡一舟不是圣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不介意让家人过得更好。

    “爹!娘!嫂子!媳妇儿!”胡一舟先是跟家人打了个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