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相亲那点事(第1/2页)  抗战之太行山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规定“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

    六礼自从周代确立后,一直沿用至今,虽然朝代更替,有所改变,但是大体还是差不多的。不过后来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相亲。严格说起来相亲属于纳采的范畴。这不知是多少人努力抗争来的结果。总不能你媒人来了一张嘴嘚啵嘚啵一通说就把辛苦养大的闺女给嫁出去吧?也不能你媒人嘚啵嘚啵半天就娶一个媳妇进来吧?总得让两个人凑一块互相看看,双方家长见见才行啊。万一说好了等结婚上花轿了你给换人了咋办?(以前很多古装电视剧有类似内容)

    相亲的形式各地并不相同但又大差不差。

    在这九寨山里相亲就是全家出动,先是男方出动有嫂子婶子陪着男青年的相亲队伍去女方家,女方家全家作陪。等相中了女婿,再由女方家哥哥叔叔的带着女方去男方家,男方全家作陪。

    在贫穷的地方,家里人多就成了优势。后世拼爹,现在拼哥。哥哥兄弟多了的姑娘嫁到男方家里不受欺负,娘家人多腰板硬。

    大约上午十点钟,浩浩荡荡的相亲队伍进了胡家村。胡家村的媒婆厉害,一下子整了三家相亲的凑到今天。

    “为毛非整到一天?这年头也兴举办相亲会?”胡一舟心说

    “杨家村的杨老先生说了,今天是黄道吉日,百事吉利,不避凶忌,万事如意。过了今天就没好日子了,要有就得等明年了。老嫂子多担待,我待会儿还得去别家,这个就是我给你说的赵家村的赵二狗,他是家里独子,这两位是他婶子。他婶子这位就是胡大娘,这是胡翠花,那是他三个哥哥跟嫂子。你们先聊着,我去别家看看。”

    媒婆很忙,嗓门很大,嘴皮子很利索,腿脚还很灵便,那速度,嗖嗖的,都赶上大奔了,幸亏山里人不裹脚。

    胡老根,咋就没人介绍我?

    “他婶子,别在这儿站着了,咱屋里坐”胡大娘热情招待。

    “这位,是俺家老头子,这是他大哥大嫂,这是他二哥二嫂,这是他三哥三嫂。他三哥刚从战场上回来,杀了几十个日本鬼子。”胡大娘边走边介绍。

    胡一舟这才明白过来为毛叫自己穿军装。这是撑场面啊,家里哥哥上过战场杀过人,谁敢欺负他妹妹?

    “这就是他们都说的那个抗日英雄胡周啊?好样的,是咱山里的爷们!胡英雄,有空去俺们村里坐坐呗,俺家里那俩小子都想跟你学功夫呢。”赵家二婶子眼冒星星,立马路转粉。

    “这俩是胡英雄的孩子吧,这丫头长得真漂亮,长大了一定是个大美人,这小子真敦实,长大一定像他爹一样是个大英雄”赵家二婶子还在满口夸赞。

    赵二狗内心独白“二婶子,俺是来相亲的,俺要看翠花……”

    “这是俺们家小翠儿。小翠儿从小就跟他三哥最亲。翠儿,给他婶子倒水”都进屋里坐下后,胡大娘继续拿儿子吓唬人。

    “哎,来了。”小翠麻利的去拿水壶。

    “我来我来”小伙子赶忙去接。

    倒不倒水的都是废话,这就是给小伙子大姑娘创造对面独处的机会。行不行的就看这一次倒水行动,两人对面一站,接个水壶,倒水端水,互相看一眼,大胆的多看两眼,你要是一直盯着人家大姑娘看,这事准告吹。

    胡一舟这才仔细的打量这个叫做赵二狗的家伙。一是为了自家妹子的幸福,二是因为赵二狗这个名字在后世很出名,好多小说里都有这么个人物,亦正亦邪亦匪亦兵,千变万化,全看作者。

    眼前这个赵二狗,个子有一米七,不算很壮实,皮肤也白净,一点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