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家长里短(第1/3页)  女人村里的男壮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江义和兰英婚后生了一个女孩,取名江莹。 江仁也添了第二个儿子,取名江安。兄弟俩依旧外出做木工活。孩子多了,吵吵闹闹。一家九口人在一口锅里抡勺子,吃饭穿衣没有那么平均合理。大嫂李小花也变得很霸道强势护犊子,老太太也偏向孙子。有点好吃的要先让江森江安吃,小江莹很多时候都是眼巴巴看着。兰英善良,凡事让着忍着。每当小江莹向母亲哭诉奶奶不公平的待遇,兰英只能把女儿拦在怀里叫她别招惹哥哥弟弟,时间长了矛盾越来越多。鸡毛蒜皮磕磕碰碰的小事件时有发生。

    大嫂李小花还真让曹家大嫂说中了,在家里经常是斤斤计较蛮横不讲理。下地干活做家务做饭,什么活轻快抢什么。大哥江仁也拿她没办法。江义要说说大嫂,兰英拦着不让。江义看着这样下去不行,总有一天会吵嘴吵架吵大发了。江义和江仁商量把村东头的院子整理一下,把房子好好修缮修缮。弟兄俩分开过日子,兄弟俩抽空闲忙整理了东园子。说是整理,也就是弄点柴草高粱秆,在院子里搭上一个做饭的小草棚子。修理一下门窗,磊上土炕,三间房子间隔成三个单间。置办点简单的家具。

    东园子弄好以后,好歹也有一个里外。秋后的一天,院子里一小堆带秧子的花生,兰英在饭棚子里摊煎饼。听见外面女儿江莹低低的哭泣声,兰英出来一看小江莹站在墙角,两只手藏在背后。大嫂李小花恶狠狠的瞅着江莹,李小花听到兰英出来,急忙回自己的屋里去了。江莹跑过来扑在母亲怀里,孩子吓得瑟瑟发抖。兰英把江莹拉到饭棚子里坐在旁边继续干活。

    兰英问江莹说:“莹啊,你大娘怎么你了。”

    江莹张开小手让兰英看看,小手里攥着几个花生。兰英明白了怎么回事,平常两个侄子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吃的江义兰英都是先让着他们吃,一样是下地干活,回家兰英都是抢着刷锅做饭。江莹拿几个生花生,做大娘的就这样对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兰英很生气。

    晚上兰英对江义说了大嫂对江莹的事,商量着还是分家过。江老太清楚家里的人和事,分家是一件很不好听的事。江老太心里同意分家,可嘴上却不说,李小花也早就想分家过了。江义提出分家都没有反对意见。叫来了叔叔大爷商量分家。叔叔大爷的意见是搭配好两边的东西,老太太和江秀另外一份,她们愿意跟谁就跟谁。两个院子哥俩抓阄分院子,抓到那边住那边。牲口犁头等大一点的农具大家合用。李小花不同意抓阄抓院子,她就住现在住的房子。还不愿意老太太和江秀跟着她们过,说事的人也不好多强说什么。自己的两个儿媳妇,老太太心里有数。

    老太太叫出兰英对兰英说:“兰英啊,你嫂子不抓阄,你们就去东园子住吧。我知道你委屈,总比天天受你大嫂的欺负看她的白眼好。那边的香椿芽树多,换点钱也够你们吃盐打油的。我和江秀也跟你们去住。”

    兰英老实,可看事看的清楚。兰英说;“娘,这边的房子二十年不修也不坏,二十年孩子长大了。那边的房子撑不上几年啊!说是搭配东西,我们家哪有值钱的东西啊!。”

    老太太说;“兰英啊,你们都年轻。那边的院子大,年景好了再盖新房子。”

    兰英没有再说什么,家就这样分了。

    桃花源解放以后,在广大的农村贫瘠的土地上,兴起了工业革命。各级工企业如雨后春笋,江义去了公社办的小工业,命名乡工业。说是工业,就是小作坊小厂子。十几个人打造锄镰锨镢之类的农具,改善原始的农村耕种的老农具。文义负责做磨具,老百姓没见过什么稀罕新鲜玩意。上面给乡工业发了一个搪瓷茶缸,一家人在食堂里用来舀水用。大家都稀罕,可谁也不好意思占为己有。作坊里新来了一个会计,油头粉面的一个男人名字叫侯起。侯起来了以后把茶缸收起来站为己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