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3章 跨越时代(求支持,求月票)(第1/3页)  大明铁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兴乾二年九月初六,蒸汽机的原型诞生于清河书院。

    三年,发明分离式冷凝器。

    四年,南京国子监机械工程系发明了一种称为“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并以国子监的名义成功申请了专利。同年,技术人员发明了平行四连杆机构。

    五年,发明了离心式调速器。发明了蒸汽机气缸示工器。

    兴乾十二年,清河兵工厂发明高压蒸汽机,尽管最初只有5马力,但它的体积只有传统蒸汽机的1/25,这是难以想象的……

    从兴乾二年,直到兴乾十七年,在长达十五年间,无数工程师、书院以及工厂对蒸汽机的改进不仅在于结构和制造工艺上的完善,同时还完成了许多蒸汽机的控制装置的设计,使蒸汽机更加的趋于稳定工作。使得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做为动力。

    蒸汽船、蒸汽机车,最终这一系列的发明,把大明带到了蒸汽时代,而这个时代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在持续不断的改进中,蒸汽机的效率不断的得到提高,它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也正因如此,才会有许多人与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财力改进蒸汽机,提高其效率。

    位于天津的新能蒸汽机厂,是大明数十家蒸汽机制造厂中的一个,天津,是最早应用蒸汽机的地方,从最初的底压蒸汽机,再到现在效率更高的高压蒸汽机,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在北方,蒸汽机一直受到企业的欢迎,不过在最初的使用中,因为蒸汽机时而发生故障,所以总需要维修,大厂往往会有专门的工程师为其维修蒸汽机,但小厂却只能聘请外人,加之有些部件需要自行制造,从维修作坊到工厂,许多小型的蒸汽机厂,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而新能蒸汽机厂也不例外,作为工厂主的李东山,尽管只是中学毕业,但却很快掌握了蒸汽机的维修,开始时只是帮人检修蒸汽机,从配制零件,再到生产蒸汽机,四年前,他们仿制了通用机械厂的小型高压蒸汽机。尽管很多特殊的零部件是李东山和工厂里的两个钳工手工制造出来的。但是这台高压蒸汽机,仍然为新能蒸汽机厂打开了市场,在蒸汽机市场上站住了脚。

    现在的蒸汽机是卖方市场——只要能生产出来,都能够卖得掉,不过即便是如此,李东山并没有满足仿制高压蒸汽机,他还想要设计出更好的蒸汽机,与其它的工厂不同的是,在新能站住脚之后,他就高薪聘请了多名工程师,为工厂设计新型的蒸汽机。

    从新式锅炉到新型蒸汽机,在过去的几年间,尽管新能的规模并没有扩大,每年不过只制造几十部蒸汽机、几十台锅炉,但是其蒸汽机以及锅炉的性能却不断得到提高。

    “在现在的蒸汽机中,高温蒸汽会被注入汽缸,同时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当活塞运行至汽缸道。

    “这个问题简单,改进传动轴。把直轴改进成曲轴!”

    一个伟大的发明,有时候会因为灵光一现的灵感,就像周鸿达所想象出来的多胀蒸汽机和曲轴一样,即便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发明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多胀机的发明,从根本上改变了蒸汽机,推进了蒸汽时代的发展。

    几个月后的兴乾十八年,当新能制造的第一台三胀式蒸汽机,在运行时达到惊人的500马力时,立即在蒸汽机行业引起了轰动,毕竟,在此之前,即便是效率最高的蒸汽机,在同样体积大小下,其功率最多只有200马力,而且耗煤量远高于这台多胀机。

    几乎是在新能有多胀机接到十余台定单的同时,他的工厂中来了一个客人,这个客人倒不怎么显眼,似乎与普通的客户并没有多少区别,他只是在那里一一询问与多胀式蒸汽机相关的技术问题。

    很快,来客就作出了他的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