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节 视察归来(第1/4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傅友德走后,朱允炆久久没有入睡,他终于努力的走出了这一步。从后世评价来看,傅友德以何罪名被杀,一直没有言明,他和冯胜之死让人们怀疑徐达、常遇春,甚至李文忠的死都是朱元璋授意的,在朱允炆看来,这些都是不现实的,明初北元的威胁非常严重,徐、常、李等人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将,多次深入漠北,虽偶有失利,但是在世的时候无人可以取代,并且其子孙袭爵没有任何问题,甚至常茂犯法之后,还让其弟常升袭爵,如果真的是朱元璋授意的,那么定不会让其后代袭爵,其后代也不可能那么忠诚。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自己父亲朱标没有早死,蓝玉也未必会死。只是蓝玉案牵扯太大,搞的人心惶惶,越是这样,朱元璋越害怕,越要杀个干净,所以扫视四周,发现了两个能力、地位、影响力最高的人,冯胜和傅友德,所以最终结果了他们。从后世的眼光看,冯胜有取死之道,傅友德基本没有,所以朱允炆既打算给自己找个帮手,也希望不发生这个惨剧,毕竟大明还要延续,后世子孙如不能善待功臣,如何才能持久?(对傅友德、冯胜的平反追封都是崇祯或者南明弘光年的事情了。)

    傅友德告别皇太孙,也有点兴奋,他发现皇太孙和传说的不一样,虽然年轻,但对军事很感兴趣,且有一定的研究,虽然有纸上谈兵的嫌疑,但也不能要求太多,毕竟皇太孙才十八岁。他对自己乃至自己家族的未来有有了一丝希望,对他来说,最怕上位者无雄心、无眼界,朱元璋虽然是雄才大略,但已经老了,不如以前那么意气风发了,且精力不足,只能守成了。但殿下却不然,如果能成为其心腹,那么自己说不定还要领兵出战的机会,也许傅家也可以和徐家、常家、李家一样传承下去......

    第二天的演练非常成功,从紧急集合、负重越野、泅渡、队列表演和战斗都完成的比较成功。朱允炆征得傅友德的同意之后,就把傅友德留了下来,作为武学的顾问,协助瞿能、何福和沐晟等人制定教学内容。

    回城时带上了耿璇和黄子澄,黄子澄认为武学已经上了正轨,加之听说方孝孺正在编纂汉语拼音方案,就打算回到詹事院帮忙,朱允炆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就让齐德先临时兼着文司业的职务,等待后续安排。至于耿璇,是应妹妹的要求,回去还要度蜜月呢。

    回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乾清宫去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听着朱允炆叙说,没有什么表示,只是问了傅友德的情况,听了朱允炆昨晚召见傅友德的过程,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当听到朱允炆对甘肃、宁夏卫所的关注,就问道:“允炆,你对宁夏、甘肃的事情感兴趣?”

    “是的,皇爷爷,允炆看了地图,嘉峪关离汉唐之玉门关相距甚远,所以想知道具体原因,并且孙儿希望我大明能如汉唐一样,打通西域,重开丝绸之路,这样可以压缩蒙古的生存空间,如今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已经不足为虑,但漠西蒙古在蠢蠢欲动,而西域接近漠西,如能控制西域,则漠西蒙古则没有发展空间,如果再对漠北进行打击,蒙古要么如突厥一样灭亡,要么如匈奴一样迁徙。”

    朱元璋沉思了一下,道:“允炆,皇爷爷没想到你有如此雄心,你还想做什么,今天一并说出来吧。”

    “是,皇爷爷,孙儿想经营西域,截断蒙古右臂,然后经营辽东,截断蒙古左臂,从而彻底肃清漠北,永绝华夏的北方威胁。”

    朱元璋苦笑了一声:“允炆,之前你和朕说过类似的构想,但太难了,洪武五年,徐达等人雄心壮志,要肃清蒙古,占领草原,差一点就成功了,可惜徐达惨败岭北,一切都成泡影。但如今大将凋零,人心思安,文臣也没有雄心壮志,只愿意守住华夏旧疆,允炆你如何才能做到?”

    “允炆,朕和详细说一下,深入漠北以及西北作战,粮食是个大问题,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