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四章 张玉,你好大的胆子(第1/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日后,武学,镜湖边。

    阳春三月,微风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信息,深吸一口,清凉到人的心里;吹到身上,让人感到浑身清爽。远处的梅花山上一片翠绿,倒映着在镜湖的水面上,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绿色宝石。湖边搭着一个高台,朱允炆正在高台上检阅着本次赴陕西的军队,他身边站着朱元璋派来的长福,左右依次是徐辉祖、常升、傅友德、长福等人。台下两万多人的军队迅速的已经列成了四个方阵,经过半年的训练,在精神面貌上,护卫军远强于府军前卫,两个步兵方阵和一个骑兵方阵,共计一万五千人,却鸦雀无声;府军前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差不多,但能感觉有些人在窃窃私语。所有的步兵都换装了新的铠甲,骑兵增加了护腿、护臂、护心镜和头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时辰一到,瞿能、耿璇、吴升、郭钥、宋晟、刘凌峰飞驰到主席台前,翻身下马,躬身施礼,瞿能道:“护卫军已列队完毕,请殿下指示。”刘凌峰道:“府军前卫已经列队完毕,请殿下指示。”

    朱允炆挥挥手,道:“将军启程吧,一路辛苦。”

    “末将遵命。”

    瞿能和刘凌峰一挥手,护卫军在前,府军前卫在后,四个方阵立刻变成四列纵队,形成一条长龙,逶迤向西北而去。

    朱允炆看着徐辉祖道:“将军,此去西北,路途遥远,一路保重。孤在京中等候你的好消息。”

    徐辉祖领命,和瞿能等人向皇太孙告别,纵马而去。

    高台上的人看着大军远去,各有所思。朱允炆心里非常激动,这只他投入大量心血打造的军队,终于亮相了,他有自信,这只军队优于现存的半农半耕的大明军队,现在他需要做的是让其接受战火的洗礼,让其更加坚强;剩下要做的就是要增加其数量,逐步替换现有的军队就可以了。

    武学还剩下一些学生,没有去陕西,大多是要回原籍的军官,看着同学们远去,心里百味杂陈。张辅看着王度带着谭远等人远去,心里不由得有些伤感,想起昨天王度问自己,到底怎么决定,自己说要等待父亲的消息,王度叹息一声,就走了。直到现在,自己才明白到底自己错过了什么......

    长福回到宫中,向朱元璋做了汇报,当汇报到护军的军容时,朱元璋略有所思,等听完汇报时,朱元璋点头示意知道了。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在院里散着步,望向了东华门方向,他知道允炆现在应该在那里批阅奏章,自己的孙子越来越成熟了,做事情越来越有目的性了。老皇帝明白孙子派人去陕西的目的,但是他没有阻止,因为这是一个储君应该做的。只是他现在对自己的孙儿也有了忌惮,在创建武学时,自己亲自去了,但这次护军出征,自己没有去,因为那里都是允炆的心腹。虽然他相信允炆不会做出忤逆之举,但一辈子的谨慎让他只是派了长福去观察一下。想到这里,他苦笑一声,也许自己的棣儿也有些用处,间接威胁着允炆,让他不敢轻举妄动。唉,朱元璋长叹一声,果然是天家无亲情啊。

    北平,燕王府。

    长史葛城收到了京师来的信件,想了一下,叫过一个卫士,道:“陈山,你带着这封信出古北口,把信交给王爷。”陈山领命而去。

    古北口长城,地处燕山山脉,位于蟠龙、卧虎两山南面的浅山丘陵区,地势险要,在山海关和居庸关的中端,自古为幽州锁阴要地。出了古北口就是一片平原,明朝在哈喇河套附近建立了宜兴守御千户所,当陈山赶到宜兴时,听守御千户赵志说,王爷带着亲卫骑兵往柳河、滦河方向去了,今晚可能会在滦河边过夜。陈山赶紧带着信件往滦河赶去。

    滦河边,燕王朱棣正指挥着麾下的五千骑兵进行骑射训练。当陈山赶到河边时,极目望去,远处天边驶来大队的黑甲铁骑,苍凉的号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