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四章 庆寿寺(二)(第2/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师恩情重授奇艺。

    暗夜双烛开慧眼,能断天地日月浮。

    元末离乱风波起,万马军中取英雄。

    大明立鼎平天下,洪武分封九塞王。

    卫士甲曳识英主,嵩山寺前逢异僧。

    欲做九天升龙事,为谋永乐起刀兵。

    十族株连瓜蔓抄,怨气引来客天降。

    欲挽乾坤解倒悬,兴商开边平四海。

    铁甲雄兵成往事,天崩地裂寻常生。

    心欲成皇问天意,断崖前行路不归。

    自古相士无善终,世情看破慰平生。

    浮生若梦终归土,始知佛主是真神。

    两人看过之后,对视一眼,朱棣问道:“大师,这是什么意思?”

    道衍思索了半晌,道:“‘少时逢异别古崖,师恩情重授奇艺。暗夜双烛开慧眼,能断天地日月浮。’应该是叙述其学艺过程,并自诩相术能断天下;‘元末离乱风波起,万马军中取英雄。大明立鼎平天下,洪武分封九塞王。’,这几句也容易懂,就是说的现在的情况。”

    “‘卫士甲曳识英主’说的是和殿下的第一次见面,‘嵩山寺前逢异僧’说的是和老衲第一次见面。”

    “‘欲做九天升龙事,为谋永乐起刀兵。’这两句话也容易理解,只是这个‘永乐’老衲不明白什么意思。殿下呢?”

    “本王也不知。”

    “‘十族株连瓜蔓抄,怨气引来客天降。’这两句不是很懂,只有九族,何来十族?瓜蔓老衲也不解其意,‘怨气引来客天降’应该是说朱允炆是从天外而来。王爷,你怎么看?”

    朱棣也搞不懂,摇头道:“本王觉得大师说的很对。继续说下面的吧。”

    “‘欲挽乾坤解倒悬,兴商开边平四海。’这两句话能明白意思,但不知道有何所指,大明四海升平,为何要挽乾坤、解倒悬呢?”

    “‘铁甲雄兵成往事,天崩地裂寻常生。’这句话,老衲苦思冥想,也不明白什么意思。王爷呢?”

    朱棣盯着这两句诗,良久,摇摇头道:“大师,本王也不知。”

    “好吧,这个先放一放,‘心欲成皇问天意,断崖前行路不归。’,这两句似乎说是......”道衍不由得抬头看了看朱棣,发现朱棣脸上的青筋直冒,眼冒凶光,冷笑一声,道:“这个竖儒,竟敢如此形容本王,幸亏他死了,否则本王必将他挫骨扬灰,方解我心头之恨。”

    道衍不由得咳嗽起来,一声声咳得撕心裂肺,外面的法能着急要说话、要冲进来,但被旁边的卫士紧紧捂住嘴,死死的摁住。

    朱棣发了半天脾气,才停下来,给道衍拍了拍后背,道:“剩下四句很容易明白,就是这老小子临死信佛了。”

    道衍苦笑一声,道:“看起来确是如此。”

    两人相对无言,屋里陷入一阵沉默之中,气氛非常压抑,门外的法能紧张的拼命挣扎,卫士也紧张的不得了,就给了法能一拳,屋里屋外立刻就都安静了。

    良久,道衍道:“王爷,袁珙的事情不能声张,老衲建议秘密火化,葬在寺里,对外则说他回老家了,寺里我会做安排,但还需要王爷在外面适当安排一下才好。”

    “这个没问题,本王会安排好的。”

    “另外,老衲向王爷求个情,法能是我的衣钵传人,请王爷手下留情。”

    朱棣却没有立刻回答,沉默了一会儿,才道:“大师,这个事情本王可以答应你,不过他以后不能离开你的身边,也不能离开北平,请大师妥为安排。”

    “老衲谢过王爷。”

    “好吧,我留下八个卫士,留着料理袁老杀才的后事。大师好好将养身体,本王会送些朝鲜人参给大师补身子。本王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