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九章 詹事府的交锋(第1/4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允炆没想到事情会搞得这么大,四轮马车其实早就有了雏形,但是工艺质量一直不过关,目前的转向部件是水力、人力一起打造的结果,不仅产量低,性能也很一般,转向一万多次之后,就会出现问题。不过车厢采取了悬挂结构,下面垫上了弹簧,四轮马车的稳定性和舒适程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带着怀孕的马慧一起乘坐。

    朱允炆当时很感动,马慧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冒这种风险。当他问起这个问题时,马慧却只是依偎在他怀里,轻轻的说:“殿下,柳儿相信您不会拿臣妾和孩儿冒险,既然你有这个自信,臣妾自然就相信你,您就是臣妾的天,您说什么,臣妾都相信。”

    听着怀中的妻子的低语,朱允炆反而有些紧张了,不过幸好,没有出什么事情。只不过郁新的到来,如同当头一棒,把他震醒了。当郁新把茹常的话复述了一遍之后,朱允炆才发现自己对朝廷的局势变化不够敏锐。是啊,优待工匠本就会引起其他阶层的妒忌和不满,当此紧要关头,出现反弹几乎是必然的,自己有些失策啊。

    朱允炆回宫沐浴更衣,立刻赶往詹事府,但是在路上就接到了詹事府的报信,说六部尚书要见自己。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朱允炆还是被眼前的阵仗吓了一跳,詹事府门前堵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而东宫属臣只有解缙一个人在詹事府。为避免矛盾激化,朱允炆让各部尚书和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一起进来,要亲自听他们的陈述。

    由于事情匆忙,茹常等人并没有准备好奏折,全部靠口述。待大家说完,朱允炆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他观察了一下,六部尚书里面反应最激烈的是茹常、任亨泰和夏恕,就是兵部、礼部和刑部,其他的工部、户部和吏部似乎是被裹挟来的,言辞并不激烈。但是这只是高级官员,基层官员甚至在詹事府外喊起了口号。

    朱允炆一边应付,一边着急,后悔没有早些召见方孝孺等人,现在只有解缙一人,解缙年纪太轻,品级也低,完全没有威慑力,就在茹常、任亨泰、夏恕等人跪在地上请求裁撤工学院时,解缙大喝道:“诸位大人,请起来,如此以臣逼君,难道是为臣之道吗?”

    解缙的声音洪亮,气势也十足,可惜却没什么反响,大家的反应是茫然,这人谁啊?哪里冒出来的?认识解缙的人也有,比如都察院右都御史邓文铿,看了一眼解缙道:“六部尚书在和太孙殿下讨论国事,哪轮到你这个从六品的史官修撰来多嘴?”

    解缙气的脸色涨红,大声道:“朝堂论事,只论曲直,难道官位高低能代表道理曲直吗?殿下亲自接见诸位大人,听取了诸位大人的意见,且已经答应会考虑,为何诸位大人不依不饶,跪地逼迫殿下,莫非是要造反不成?”

    这话说的有些重了,茹常等人连道不敢。礼部尚书任亨泰施礼道:“殿下,此次并非我等无理取闹,实在是关乎礼法,自古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殿下无端抬高工匠的地位,难道是要走蒙元的老路吗?”

    朱允炆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向解缙招手道:“大绅,孤作为储君,有权任命四品以下官员,孤今日任命你为翰林学士,参与国政,圣旨稍后就会下达。”

    解缙大喜,跪地磕头:“谢殿下隆恩,微臣必殚精竭虑,襄助国事。”

    “好了,你平身吧。”

    解缙应声而起,站在旁边,但神色间立刻有所不同,以挑战的目光看着邓文铿。邓文铿心中暗恨,但却不敢直接和储君对抗,所以转过头去,不再言语。

    朱允炆火线提拔解缙,这一手镇住了所有人,大家都没有想到朱允炆会这么强硬,意识到眼前这个人虽然性格温和,但却是大明储君,可以决定大家的生死,不由得气势一馁。

    朱允炆看了看跪在面前的茹常等人,沉默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