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父亲卧床,儿子出门(第1/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建文元年,三月初三。

    三月初三是上巳节,是郊游踏春的时节,也是游子、商人远行的时节,一般这个时候,北平城外的长亭旁,都会有许多踏青的士子在饮酒赋诗,以及一些亲人远行,朋友、家人折柳枝告别的景象。不过今天,长亭外却被一队精锐的骑士包围,亭中坐着两个年轻人,一个身材肥胖,面容白皙,正是燕王世子朱高炽,对面坐着的正是他的弟弟,高阳郡王朱高煦。

    朱高煦身材高大,猿臂蜂腰,举止之间,有一股军旅之气。两兄弟正在亲切交谈,最后朱高炽站起来,道:“二弟,为兄去探望代王叔了,恐怕要两个月才能回来,父王身体也不好,现在卧床不起,你要好好照顾父王和母妃啊。”

    “嗯,我知道了,大同比我们这里还是要冷一些,大哥身子骨弱,要非常小心才是啊。”

    “嗯,为兄知道了,谢谢二弟。”朱高炽听到弟弟如此说,身子一颤,强笑道。

    因为踏青送别的缘故,长亭外分布着许多小贩,有卖糖葫芦的,卖帽子的,卖胭脂水粉的,甚至在离长亭外十数丈的地方还有一个茶铺,给来往的行人提供茶水。

    也许是长亭外的蒙古卫士过于吓人,茶铺里人不多,只有七八个人。靠边的凳子上坐着两个人,男的手拿折扇,头戴书生巾,面容清秀,正对着对面的俏丽女子调笑,对面的女子频频掩口,“咯咯咯”的笑个不停,只不过他们二人的余光却偶尔扫向亭子方向。

    待兄弟二人告别后,朱高炽坐上了马车,朱高煦瞪着领头的卫士道:“哈鲁,一路小心,如果大哥出了事情,你们就去死吧。”

    “是,王爷放心,小的一定保护好世子的安全。”身材高大的哈鲁低头领命,身子甚至有些微微颤抖。

    看着朱高炽远去的马车,朱高煦摇了摇头,拍马往北平城驶去。

    正在调笑的一队男女也站起来,坐上路边的马车,让车夫把马车往城里赶去。在他们身后,一个二八妙龄的姑娘也带着家人起身离去。

    北平都司。

    北平都司衙门在燕王府的西侧,紧靠着长安大街,宋忠正在和同知谢贵商量军务。谢贵今年六十二岁,是跟随朱元璋起兵的老将,据说是东晋谢安的四十世孙,可能是继承了祖风的缘故,除了军人的干练之外,还有一丝文人的儒雅,极有风度。位居四十五岁的宋忠之下,谢贵却没有一丝勉强,也许是看淡了功名利禄的缘故吧。

    两人的讨论已经到了尾声,谢贵道:“大人的谋划很细致,末将明白了,如果大人没别的吩咐,末将这就去布置了。”

    “嗯,将军辛苦了。”

    谢贵起身,犹豫了一下,道:“大人,可知皇上为什么要如此做吗?”

    “”宋忠犹豫了一下,道:“皇上乃仁慈之君,此举只是以防万一。”

    “嗯,末将明白了。”

    宋忠看着谢贵的背影,想了想,招手叫过自己的护卫,低头耳语了几句,护卫连声应是,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护卫回来了,低声道:“锦衣卫驻北平千户鹿千豪在外面求见。”

    “哦,千豪来了,让他进来吧。”宋忠赶紧道,末了又加了一句:“让他以后从后门直接进来,不要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是,大人。”

    过了一会儿,门口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貌不惊人,目光散漫,似乎漫不经心。他看到宋忠,赶紧跪下口头道:“属下鹿千豪参见指挥使大人。”

    宋忠脸上露出笑容,但却没有起身,道:“千豪,你起来,我已经不是你的上司了,不用如此拘礼。”

    “不,在千豪心中,大人永远是千豪的上司,而且大人调任,朝廷并没有任命锦衣卫指挥使,应该还是留给大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