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换封令(第2/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琼告变,叙说官校於谅、周铎等阴事,臣请皇上下旨擒拿所告官校,另外下诏斥责燕王,令其自白和反省。”

    “擒拿官校之事,准奏,斥责燕王大可不必,令北平布政使茹常传达一下朕的意思,让燕王管好他的三护卫。”

    齐泰待要再言,却被朱允炆打断,只能怏怏而退。

    齐泰开了头之后,礼部、吏部、都察院都上奏有告藩王不法事的,计有岷王、湘王、齐王等不法之事,还有人上奏周王、代王有异谋,朱允炆皆不表态,让他们等候旨意。

    乾清宫。

    朱允炆听高巍详细叙说了辽东见闻之后,让他坐下,举起其后一份奏折道:“高卿,朝臣大多主张削藩,你可知为何?”

    “臣以为,朝臣大多认为藩王在封地中作威作福,有伤朝廷圣明,另外藩王大都拥有军队,朝臣认为他们会造反,所以要先下手为强。”

    “那你认为呢?”

    “皇上,臣以为直接削藩有伤圣明,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实行推恩,将诸王南北对迁,如此则诸王势力日衰,最后不足为道,如此既不伤皇家骨肉之情,也避免了藩国尾大不掉。”

    朱允炆笑了笑,道:“高卿,你所言不错,推恩确实是良策,但这能避免藩王反抗吗?朕的这些王叔能甘心吗?”

    “为何不甘心?其俸禄不减,子孙繁衍,朝廷更会厚待他们,他们还能有什么不满?”

    朱允炆定睛看了看高巍,屏退了众人,背手道:“高卿,你知道朕是怎么看藩王的吗?”

    “臣恭听圣言。”

    “呵呵,不必如此,你坐下,藩王分为内地藩王和边塞藩王,内地藩王其实不足为虑,朝廷的力量对付他们如泰山压蝼蚁,你的换封令肯定可以实行,但是边塞诸王不同,其护卫及边军英勇善战,自古以来,边军与京师禁军就是刀刃的两面,边军抵御异族入侵、开疆拓土,禁军护卫京城,维持对内地的战略优势。边军如果不强,则国家有倾覆之祸,禁军由于久无战事,则日渐衰落。从历史来看,还没有边军战败,禁军力挽狂澜的事情发生,却往往有边军反叛,威逼京师的事情发生。所以群臣所谓的削藩与朕所想的削藩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想法朕也知晓,一会儿给你解释。朕所想的削藩是解除边塞诸王的兵权,这样朕才能安寝。”

    高巍听完朱允炆的话后,思索了一会儿,拱手道:“皇上,根据臣的理解,皇上是担心边塞诸王重演边军之乱?”

    “是的,高卿何以教我?”

    高巍道:“皇上,如今所谓边塞只有开平、绥远和大宁,绥远并无无藩王,开平隶属北平,所以皇上担心的就是燕王和现在的周王,对吧?”

    “是的。”

    “皇上,臣愿去北平、大宁宣旨,将换封诏令通知燕王、宁王,同时晓以君臣大义,他们都是太祖皇帝亲子,皇上的亲叔叔,一定会谨遵朝廷诏令。另外边塞苦寒,诸王戍边多年,栉风沐雨,卧冰饮雪,劳苦功高,皇上将其迁移到内地,荣养终生,这既全了君臣之义,又彰显天家的忠孝仁爱,岂不美哉?”

    高巍的一席话确实惊到了朱允炆,他本能的想说书生之见,但想了想道:“如果燕王、周王起兵谋反,高卿就有可能被他们祭旗,你不怕吗?”

    高巍掸了掸袍袖,双膝跪倒,凛然道:“皇上,臣万死不辞!”

    朱允炆赶紧将他扶起来,想了想道:“一会儿朕会召集朝臣讨论换封令,明日朕会派人到各地宣旨,今天你考虑一下,明天朕会再问你的意见。”

    “臣不需要考虑,臣愿往!”

    朱允炆拍了拍高巍的肩膀:“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朕召集学士们议事。”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亲王之子南北换封,亲王本人也可以向朝廷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