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孤独(第2/2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臣上书,指责朕平叛策略有误,加之封赏太过,你们怎么看?”

    王度、刘璟对视一眼,然后刘璟斟酌了一下词语,到:“皇上,朝臣大多不懂军事,所以皇上不用太挂怀。”

    “朕问你们怎么看?”

    “臣以为皇上制定的策略非常恰当,朝臣只看到朝廷连战连胜,却没有看到保定之战的凶险,平安部加上房昭、李远部大约十七万人,而叛军只有是十一万人,我军防守,敌军进攻,最后却是惨胜的结局,而且非常侥幸。”

    “可以说如果房昭、李远部没有及时占领保定,从侧后进攻叛军,那么我军必然会全军覆没,毅国公很可能会战死,那么战局必然大变。”

    “这样真定以北将没有朝廷的军队,这样盛庸将军即使攻克通州,也不敢直取北平。”

    “这样,战局的发展将很难预料。”

    “所以说,保定之战是平叛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胜局。”

    “所以说皇上制定的步步为营的战略是正确的,朝臣所议多不足取。皇上请保重龙体,不必为此辈挂怀!”

    “嗯,还有呢?”朱允炆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至于封赏太过,”刘璟想了想道:“臣也以为有些太过,平叛主将封侯即可,封公似乎太过,此例一开,后世之君如何酬功?”

    朱允炆苦笑,刘璟的潜台词他明白,如果每一战都出一个公爵,别说公爵了,即使出一个侯爵,国家也受不了啊!

    “子中呢?”

    “臣也赞同刘大人的意见。”

    “好吧,朕累了,你们下去吧。”朱允炆轻轻摆了摆手。

    等王度等人走后,朱允炆望着房顶,苦笑。

    平叛成功了,朱棣死了,自己活下来了,朱允炆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事,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除了自己以外,几乎没有人这么想。朱允炆的书案上还放着平安、盛庸等人的辞爵奏折,这应该也是受到文官系统和开国勋贵的压力吧。

    最初的平叛喜悦过后,朱允炆感到一种深深的疲惫,勉强处理完叛军的处置方案后,朱允炆就病倒了,连续十余日没有上朝,朝廷哗然,朝臣纷纷上表,奏请皇帝露面,其中以黄子澄、方孝孺为最。

    平叛之后,朱允炆就将黄子澄调回了京师,他让黄子澄、齐泰、方孝孺、卓敬、王度等人按照圣旨对叛军进行处置,包括对朱棣的几个儿子赐死、叛军主要将领的监斩等等,甚至还给他们分配了一些叛军家属作为奴婢。众人都以为这是朱允炆酬谢他们的平燕首倡之功,但朱允炆自己知道,这只是对他们在另一个时空中的遭遇进行补偿而已,虽然他们并不知晓这些。

    待身体稍好,朱允炆在乾清宫亲自设宴,宴请了平叛功臣:平安、盛庸、耿璇、李远、瞿能以及徐辉祖、常升、俞通渊等人,还有主张削藩的文臣:齐泰、黄子澄、卓敬、王度、刘璟等人。首先朱允炆肯定了诸将的功绩,驳回了平安等人的辞爵请求,让他们安心处理军政,因为自己有许多事情要他们去做。

    在宴席上,朱允炆再次重申了自己的愿望,陆地上征服游牧民族,海洋上消灭倭寇,让大明的疆域扩张到无边的天际和辽阔的海洋。

    可是,朱允炆发现效果并不好,武将们认为朱允炆是在安抚他们,文臣们认为朱允炆想的太多。

    朱允炆发现自己有很长的路要走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