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青衣人(第1/3页)  建文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胡滢是建文五年的进士,和王艮同期,只不过他是二甲进士,但在二甲进士中,他混的最好。原因很简单,殿试时,皇帝对他非常在意,详细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对他颇为赞许。所以在最终分配工作时,各个部门都抢着要他,最后还是被兵部占了先,他被任命为兵部给事中。在七月份,朱允炆北上时,他也随驾北上。

    到北京后,朱允炆偶然又见到了胡滢,就让他伴驾左右,与之一起的还有解缙、李贯等人,而同科的探花王艮则被朱允炆派到平安那里去,跟随长史高巍学习处理大军事务。

    但让胡滢没想到的是,皇帝竟然令他组建安全司,纪纲为其副手,负责调查、处理危害朝廷和皇室安全的大事,人手从锦衣卫、特战营中调配,不够的自己招募,但不许与调查司和情报司的人员发生交叉。

    这件事情是胡滢非常不愿意做的,经过洪武朝的杀戮,朝廷官员奇缺,官员素质普遍不高。而他作为进士,只要勤勉行事,即使不钻营,做到三品高官是迟早的事情,二品尚书也不是没有可能。可一旦沾上这种事情,恐怕立刻就会变成朝臣的敌人,到那时,再想晋升可就难了。

    但拒绝也是不行的,这件事情代表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如果不识抬举,那就是罔顾皇恩,不仅升迁没有指望,说不定还会有杀身之祸。还有就是身边这个副司长,只是个秀才,却狗胆包天,上书言事,但不仅毫发无损,还被皇帝委以重任,他骤得富贵,为了证明其价值,不知要掀起多少腥风血雨。唉,但求无愧于心吧,想到这里,胡滢转头看了看行在的兵部衙门,微微叹了口气。

    进入十月之后,金陵的天气也慢慢凉爽起来,街上的行人不再穿着夏日的单衣,纷纷增加外套或者里面加衬内衣。得益于朱允炆大力发展纺织业,京师百姓的服饰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不仅颜色多样,质量、舒适度也比建文初年有了极大的提高。金陵著名的白家作坊经常会出品一些新式服装,大部分都很受欢迎,比如贴身的秋衣秋裤、短裤、胸罩已经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白家不仅为京城中的贵妇女眷提供上门制作成衣的服务,还专门成立了专门为女眷服务的商场,店员都是女子,男子是不许入内的。

    另外,由于朱允炆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商业的措施,如开放了民间采矿、炼铁、造船、造四轮马车等等行业,在全国各地大肆修建水泥马路,再加上大运河的贯通,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商业的流通另外,朱允炆还下令各地藩王、土司不得私设关卡,勒索商贩,违者严惩,为此朱允炆还下旨申斥了一些藩王,甚至朱允炆还下令各地驻军打击违法的土司,在一些地方也引起了小规模的冲突。

    无论哪个朝代,京师的百姓都是最八卦的,因为他们离权力中心最近,小道消息层出不穷,互相交流之下,往往有特殊的发现,所以在茶馆、酒楼里热衷于侃大山的百姓为数不少。而各种报纸,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消息渠道,许多茶馆甚至还雇佣了一些读报人,专门为茶客读报甚至有些人读报人会加上自己的汇总、猜想,将一些事情说的神乎其神,对于一些秘事更是说的活灵活现,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说到精彩处,往往让茶客轰然叫好。

    “话说中山王徐达征战一生,辅佐洪武皇帝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但平生却有一件憾事,让其耿耿于怀,至死难忘,那就是未能破灭蒙古,彻底消灭我汉家大敌。”

    “”

    “话说魏国公率领十万精兵远征漠北,一路追亡逐北,所向披靡,破灭蒙古百万大军,兵临和林城下。望着城下的兵山将海,以及万军中的魏国公徐辉祖,蒙古大汗额勒伯克大惊失色:想不到徐达的儿子如此善战,难道今日吾命休矣?”

    “魏国公身穿银盔银甲,胯下白龙马,面如冠玉,英气逼人,他高举手中方天画戟,大喝道:如今我大明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