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是为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去(却)谷食气篇》,则是现存汉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
道教创立后,承袭此术,修习辟谷者,代不乏人。《汉武帝外传》载,东汉方士王真‘断谷二百余年(当为‘日‘之误--引者注),肉色光美,徐行及马,力兼数人‘。《后汉书·方术传》载:‘(郝)孟节能含枣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曹植《辩道论》载郗俭善辟谷事,谓曾‘躬与之寝处‘以试之,‘绝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达、鲁女生等皆行辟谷术。东晋道士葛洪反对单行辟谷可致仙的观点(主张择仙术之善者而兼习之,尤其必修金丹),认为单行辟谷可成仙是行气家‘一家之偏说‘,但并不怀疑辟谷术的健身延年效果。
道家有内丹、外丹之分;从而导致辟谷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药物辟谷;另一种是服气辟谷。‘服药辟谷‘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一顿,再服药以养所食之物,据说可辟谷三年。还有用草木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当饭者。具体药方见《太清经断谷法》及《云笈七签·方药部》;‘服气辟谷‘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具体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胡麻汤或酥汤,或一两杯酒,渴时唯饮清水。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而全断,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具体方法多见于诸家气法书中,据《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即有食十二时气法,食岁星气法,食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
从现代医学看,人的肝脏是一个生化工厂,既是消化器官,也是解毒器官,正常人进食后,无论有毒无毒的成人,都要肝脏分解或化合处理后才能进入人体血液,辟谷由于进食很少,肝脏负担变轻,会回过头来清除血液里的毒素,使毒素深度降低,同时合成有益于身体免疫的活性物质。例如,辟谷后,血液中高密度指蛋白会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能降低血脂,修复血管硬化,逆转冠心病、高血压。
生物医学研究表明,营养摄入控制是延缓细胞衰老的途径之一,其原理可能是降低体内胰岛素水平从而解除了对细胞自噬(auhagy)的抑制作用,而后者是细胞内清除随时间积累的受损蛋白质或衰老细胞器从而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辟谷,它不是纯粹的挨饿,而是具备了练功而带来的特殊效果。中国辟谷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套阳性系统和阴性系统。阳性系统就是我们日常一直在用的,比如说整个的消化系统;而辟谷是用一套方法,关闭阳性系统(同时使胃酸停止分泌),开启阴性系统。在这个状态下,大脑始终处在一种全新的功能态,体能和潜力得到了充分的调节和发挥,身体方面的负荷得到减轻,元神得到最充分的运用和发挥,脑细胞的功用充分得到调动。让人与自然宇宙沟通活跃,外界的多种信息源源不断地输入大脑,此即‘天人合一’。
因此,人在这个状态下,即使好几天不进食,也不会感到饥饿,体力和精神状态反而会加强。这些表现在肢体灵活、双目有神、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理解力增强、意志力和忍耐力也大大加强,极易启发和诱发人体种种潜能。
同时,也产生对宇宙真谛的思索和理解,以致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