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七章 单挑还是群殴?(第2/4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死在建奴的手里就不行!

    然后崇祯皇帝就怒了。

    而得到了建奴分兵三部分,一部分在宣府,一部分在大同,另一部分向着永平而来后,崇祯皇帝就改变了主意。

    沈阳城一定得烧,但是这次得把黄台吉狠狠的砍上一刀,砍疼他,砍的这孙子连想来大明都不敢想才行。

    原本直奔永平府的路线被崇祯皇帝更改了,直奔着汉儿庄而去。

    汉儿庄这个名字起的好啊,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做马牛。

    过了汉儿庄,就是龙井关,潘家口,喜峰口三个关口,而这三个关口又是属于中间地带,向东南可以去打永平,向南就是蓟州镇,向西南就是遵化,过了遵化就是顺天府,也就是崇祯皇帝的老巢。

    而想要攻打永平,除了这三个关口以外还可以选择青山口,太平寨,冷口,河流口,桃林口等地。

    但是那些地方不管哪一个,都可以就近得到兴州右屯卫,东顺左卫,抚宁卫的就近支援,甚至于山海关方向的援军想要过来支援都用不了两天的时间。

    也就是说,除非黄台吉的脑袋已经彻底坏掉了,否则的话,潘家口和喜峰口就是最佳的选择。

    虽然说黄台吉最近抽福寿膏抽的有点儿多,可是实际上,身为大金国的大汗,不存在什么抽不起,舍不得花钱而限量少抽一些的情况。

    而福寿膏这种神奇的东西,只要不是瘾头上来,对于神智的影响并不大除了抽时爽到飞的那一刹那会有些迷迷糊糊的感觉。

    所以黄台吉的目标也是喜峰口,只要打下了喜峰口,就可以进到关内,之后再分兵两路,一路围蓟州镇以吸引明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是大军押上,直奔永平府。

    至于路上的青山口,太平寨什么的,从关内攻打可就容易的多了,到时候明国永平府北方关口尽失,山海关孤悬在东边还有个屁的用处。

    连续跑了好几天的时间,黄台吉也累了,左右都已经过了哈剌河套,前面就是白河,黄台吉也不想再这么玩命的跑下去了,干脆下令全军休息。

    等到了第二天,黄台吉刚刚带着多尔衮等双花红棍过了白河,柳河,直扑到喜峰口外的时候,面对的就是崇祯皇帝带着自己手下的几个双花红棍还有十万马仔骑在马上的马仔。

    一杆高高擎起的明字大旗下,崇祯皇帝一身银甲,手中绰着一杆烂银枪,胯下又是一匹浑身没有一根杂毛的白马,当真是气死吕奉先,羞煞赵子龙。

    崇祯皇帝的身边,一字排开了几杆大旗,改姓呼延的巴特巴身后的大旗要比刘兴祚的刘字大旗,还有张之极的张字大旗更为显眼。

    至于锡伯部入卫的那三千铁骑,根本就没有打出任何的骑号,而是在崇祯皇帝身后列阵,只等着崇祯皇帝的号令。

    与完颜部一般的,还有锦衣卫和内厂,这些人是属于皇帝的家奴,跟蒙古万骑和新军京营都不一样,只听令于崇祯皇帝的他们不需要有自己的旗号,崇祯皇帝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别人也不用想着指挥他们作战。

    领着原本的镶黄旗,现在的镶白旗为先锋的多铎在看到明字大旗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勒马停缰。

    底层的建奴不好说,起码从梅勒额真开始再向上,大大小小的建奴可都是识字的。

    就算是不识字,对面那一眼看不到边的大军就摆在那里,多铎自认为也不是个傻子,就自己手里这么点儿兵力直接冲过去,估计还不够对面的狗皇帝塞牙缝的。

    崇祯皇帝并不认识多铎,哪怕是锦衣卫那边有提供的多铎画像,崇祯皇帝也没办法把眼前这个马脸跟画像上胳膊能跑马的汉子联系在一起。

    但是对面的马脸打扮是正白旗,领着的手下却是镶白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