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众臣拥戴新皇帝即位 同罗出逃崔光远策反3(第1/2页)  盛世风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韦见素见唐玄宗提不起精神,十分着急。为了增加他的信心,奏道:“启奏皇,叛军虽然得到了两京,只占有三道的地域。而且各地的军民还在自觉抵抗。大唐仍然有江南国土和七道的地域,百姓多于叛军一倍。朝廷凭依富饶的西蜀,东山再起,完全可以平定叛乱。再经过一番努力,使国家中兴完全可能。关键是皇要振作精神,带领我们这些臣子,与叛军血战到底。”

    听了韦见素的奏,唐玄宗站了起来,眼睛之中释放出坚毅的目光。高力士前说道:“韦丞相的话很有道理,请皇一定要放在心。虽然马嵬之变后,杨国忠等一批官员被杀,杨国忠的亲信翰林学士张渐c窦华,中书舍人宋昱,吏部郎中郑昂等人都跑了。途中还有一些官员生病掉队,人手短缺。但只要皇有信心,官员和百姓就有信心了。虽然朝廷现在还只是一个空架子,连住房和办公地点都没有。但只要稳住了官员和百姓的心,缺乏官员可以网罗进来,需要办公的房屋,也能征到。”

    唐玄宗说道:“众位爱卿的肺腑之言,使朕深为感动,朝廷遭此大难,官员残缺不全。现在要作的第一件事是必须重新任命官员。任命李麟为户部侍郎c兼尚书左丞,协助见素行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尽快使三省六部迅速运转起来。见素迅速与各地官员联系,重树大唐的权威。告诉李宓,朕要召见他。”

    剑南留后李宓到了唐玄宗的宫寝,跪在地奏说:“剑南留后使李宓参见皇,吾皇万岁c万万岁。臣盼望圣已久,听从皇吩咐。”

    “平身”唐玄宗脸露出微笑,这是逃离长安后不曾有过的笑容。他对李宓说道:“你给朕安排一处办公地点,我要行使大唐皇帝的职权。”

    李宓说道:“启奏皇,臣早就为皇准备了行宫,虽然是临时改造的,不能与京城的皇宫相比,但比皇这地方好得多啊,请皇现在就搬过去。”

    唐玄宗高兴极了,对高力士说道:“力士安排,马搬家。”李宓带着一队军士,在高力士的指挥下,很快让唐玄宗移驾到行宫。果然有宫殿的派头,朝的殿堂都准备好了。

    唐玄宗对韦见素说道:“现在国家搞成这个样子,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代朕拟一道诏书曰:伊朕薄德,不能守厥位,贻祸海内,负兹苍生,是用罪已责躬。诏告天下,朕承担所有责任。”

    韦见素说道:“皇承担责任,重整朝纲,大唐中兴在即。臣立即拟旨,诏告天下,让天下百姓仰慕圣恩。但是朝廷要有所作为,行使权力,组织全国的人平定叛乱。”

    唐玄宗认真的想了一会,安禄山起兵以来,前方征战的将军都是大败。已经没有可信任的人了,只有靠他的几个儿子。当下说道:“见素所言极是,胡羯虽然猖獗,但是大部国土还在大唐手中,现在大难当头,皇室应该负起责任。再拟一道任命的诏书:太子李亨任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c河东c河北c平卢节度都使,南取长安c洛阳。永王李磷充山南东道c岭南c黔中c江南西道节度都使,征兵买马,守卫襄阳,保护江南西道。盛王李琦充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c淮南c河南等路都节度使,守卫江淮一线。丰王李珙充元威都督,仍领河西c陇右c安西c北庭等路节度都使。”

    韦见素刚刚起草好诏书,突然高力士闯了进来,身后带着房琯。房琯手摇着金色奏折跪在唐玄宗的身前奏:“户部侍郎房琯参见皇天帝,天帝万岁c万岁c万万岁。”唐玄宗没有反应过来,指着房琯说道:“房琯不是扶风太守吗,怎么成了户部侍郎了,朕怎么不知啊?”高力士从房琯的手接过金色奏折,递给唐玄宗急不可待的说道:“启奏皇,太子殿下在灵武登基了。”显得既兴奋又惶恐。

    唐玄宗微笑的脸突然沉了下来,皇太子擅自登基,那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如果不是高力士表现出异常兴奋,他恐怕就要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