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怡红楼(第1/3页)  武道仙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间风月无寒暑,温柔乡里渡春宵。

    无论县镇巷井,还是帝都边城,有人的地方就有女人,有女人就有男人,有男人的地方就有一种消遣的地方——风月场所。

    河北道最大的风月连锁品牌差不多要数“怡红院”了,这三个字在河北都成了一块金字招牌,只要是听到这个名字的就知道这是个什么地方。

    富贵人家在这里夜夜笙歌,穷苦人家在楼下频频仰望,只盼那楼上身姿婀娜的姑娘能多看自己两眼。

    怡红院作为河北道最负盛名的风月场所,所在的位置一般也是处在城中最繁华的地方。

    但是,这桓台县的怡红院却不是,这间怡红院坐落在桓台偏南的一处酒市坊间,虽然不是什么繁华市井,也算个热闹的地方。

    但是,偏偏让人不解的是,这间怡红院前,不是浓醉飘香的酒肆,不是红灯帐暖的客栈,而是一间普普通通的手工坊,何为手工坊?就是做针线活的买卖地儿。

    那里面的可都是针线活好的婆子姑娘,平时闲着就在这里缝缝衣服c补补鞋子,或者说做几件缝制品,赚点外快。

    里面虽然婆子居多,但也是有个青春靓丽的小姑娘,就算是怡红院的客人出来都要往里面瞅上几眼,有几个,确实挺养眼的。

    而今天,怡红院几乎所有的客人都到了二楼看台,还有些站在门口眺望。不为什么,只因为对面手工坊今天来了一位美如天仙的女子,一身粉红色衣裳,外罩淡烟罗纱,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有着说不出的风情。

    她旁边还有个男子,也很清秀,一身白衣。

    明之行边走边看,仔细打量着坊里的这些小玩意儿,微微皱眉,没有娃娃?

    小孩子们提供的线索就是怡红院前的这间手工坊,说那个娃娃就是这里面的人做的。可是,为什么在这里面都没有看到一个娃娃的影子?

    农家的小孩是没有那么多钱去买棉絮娃娃的,只有用稻草填充,可是那个小女孩居然可以恰巧赶上有人便宜卖给她棉娃娃,这让人奇怪。

    想着,明之行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一个是李铃儿,一个是则位中年妇女,名叫庆春蓉,她就是这间手工坊的主人,这里面的一应事务都是她亲手处理的。

    此时庆春蓉跟在明之行身后,看不懂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到底要干什么,是为了给身边这位俏美人买小玩意儿?可是这里并不是首饰铺。

    那会是干什么呢?庆春蓉不明白,李铃儿也不比她明白多少,明之行走走停停,看这看那,不知道他到底找到了没有。

    明之行走走瞧瞧,目光扫过几个房间的每个角落,微微皱眉,没有娃娃,甚至连一丝棉絮荷包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老板娘。”明之行唤了一声,指着一个空闲的位子,道:“那个地方都有些灰尘,难道这个坊工不来做工了吗?”

    老板娘顺着这公子的手指望去,只见工坊左偏间的一隅,有个落满灰尘的木桌,上面各色布料还摆的整整齐齐,针线绫罗排列,就是一个坊工的做工间。

    老板娘目光微微闪烁一下,对着明之行笑道:“公子,这个位子是摆放一些平日闲置布料的,哪有什么人在这里做工,我们工坊就这么些人,一个不少,一个不多。”

    明之行听着,嗯嗯点了点头,随即对着李铃儿摆了摆手,有些沮丧道:“看来这里没有你需要的香包,咱们走吧。”

    说着,明之行便带着李铃儿施施然地走了出来。

    李铃儿走在路上,挽着明之行的手臂看了看周围,忽然凑到明之行耳边,小声道:“你不是要查案嘛,怎么又走了?”

    明之行眼睛微微一瞥李铃儿,带着一抹笑意,小声道:“如果你是凶手的话,杀了人,会不会将死者有关的物证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