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辞别(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让大梁西面也与大梁四周一样泛滥。

    淖狡的话让熊荆想起上次议战时郦且的这个判断。楚军身着沉重的钜甲,一旦决堤,几万人很可能就要沉在水底。即便不沉在水底,面对战舟上的秦军也无法抵抗。

    “只能坐等,若之奈何?”脑子里闪现水没至胸口的楚军士卒被秦军战舟青铜撞角无情撞击,熊荆叹了口气。他不喜欢这种等待。淖狡说去年如果不攻入关中如何如何,他则认为那是楚军攻入关中太迟,太迟是因为硫磺到的太迟,没有足够的火药楚军只能止步于秦岭以南。

    秦国如果缺粮,百万石土豆运入秦国并不能短时间改善秦国的灾情,可以改善灾情的时候,秦楚之间的决战早就结束了。正因如此,熊荆判断秦国并不缺粮,最少秦军并不缺粮,王翦引而不发,除了打消楚国的士气,或是在酝酿着什么新的武器,比如火药。

    “大王真要攻秦,或可等冬日。”淖狡没有熊荆这样强烈的进攻欲望,他只想把秦国拖死。

    “冬日?”秋日已过一半,马上就是冬日。

    “然也。”淖狡道。“而今我军火炮不足,强攻秦人险矣,不如等到冬日。今冬必冷,诸水冰封后,秦人不可再以诸水设备为防。”

    淖狡提出了他认为最可行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攻秦可能要拖到援夕之月,那时候已是腊祭。想到腊祭熊荆立即想到了妻子,这个冬日她又要一个人产下孩子。

    “大敖……”淖狡看出熊荆在走神,等了一会才小声的喊了一句。

    “大敖,诸臣请辞也。”谒者匆匆上阶在堂外相告,散朝后朝臣们一起来到路门之外请辞。熊荆起身走明堂,阶下一干人抬头巴望着,希望他说些什么,可惜熊荆硬着心肠挥袖,大喝道:“走!”

    “大敖珍重!”昭黍等人大喊。其余人也大喊道:“大敖珍重。”这才擦泪离去。

    熊荆站在高台上看着他们离去久久不语,等见他们出了王城,又匆匆入堂,从西面总章的一间狭室拽着楼梯往上攀爬。木制的宫室拆掉后,宫室全是混凝土所造。混凝土柱比木头更坚固,当时为了凸显大王的威仪,正寝拔高了数丈,成为仅次于太社和太庙的建筑。

    熊荆很快爬上了四阿重屋的屋顶,因为正寝位于南北轴心上,这个位置刚好可以看到王城的南门,也能看到寿郢的城门。群臣此时大部分出了南城门,消失不见,一会又在走出城墙的遮挡,出现在肥水之上,他们将从郢芦运河驶出长江,抵达朱方。

    几十名朝臣连同他们的家人仆臣,总共不过百余艘舟楫,然而加上寿郢城内的工匠和郢都的童子,帆影塞满了肥水。载有群臣的舟楫混入一眼看不到头的舟队中,稍一眨眼就分不清楚哪些是他们,哪些是工匠,哪些是童子。

    “大敖。”老长姜和淖狡也爬上来了,长姜手里拿着一个陆离镜。

    熊荆没有接陆离镜,看着肥水上的舟楫一边摇头一边哀叹:“还是我无能。”

    “大敖岂出此言?”淖狡与长姜一同吃惊,后面追来的史官闻言也大力摇头。

    “若非大敖,楚国早亡矣!”倚宪大声道。

    “天下倾覆之势久矣,大敖岂能引以为罪?”左史烛涌也道。“只惜先君怀王为秦人所囚,不然楚国何至于此?亦因如此,我楚人拼尽二十多万士卒,亦未能挽回天下大势。但若赵人少一分私心,多一分公义,赵国何亡?但若齐人少一分私心,多一分公义,秦国何存?”

    “天下大势岂非我楚国一国所能挽回?”倚宪道。“列国合纵皆不成,争割地而贿秦,天下胡不亡?天下该亡!”

    倚宪老迈,越是老迈看问题就越是深邃。熊荆听道他最后愤喊‘天下该亡’,身躯不自觉一震。

    “大敖几变天下之势,然此时天命在秦不在我,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