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远水(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果现在抓紧时间育种,明年开始伐秦,三年、或者四年后全楚国都可种上东洲之谷,积粟吃光后,楚国或许还能再坚持一两年,甚至以东洲之谷的高产,很可能仅凭国内的老弱妇孺,战争也可一直支撑下去。

    群臣兴奋,熊荆却在想红薯土豆应该要怎么加工。这种杂粮也就是碾碎、干燥,做成淀粉,然后再用淀粉做成粉丝、粉条。传说还有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包,可惜他连怎么用薯类淀粉做粉丝都不知道。

    薯类因为多水,所以极不耐储。广种东洲之谷的同时,淀粉加工设备也要迅速跟上普及,不然收获的薯类很容易烂掉,无法长期储存。另外也不便于运输。运五斤薯才等于运一斤粟,这样大的运输量再多舟楫也承受不起。

    作为大王,熊荆指出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就可以了。回到郢都朝会上除了商议如何育种、如何种植、如何禁绝他国窃种之外,如何加工东洲之谷也是一大议题。真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士卒不但要直接吃东洲之谷,还要吃大王嘴里所说的粉丝。当然最好是庶民自己吃东洲之谷,把容易储运的粟卖出,不然几千万石甚至上亿石的产量,短时间内根本加工不过来。

    早上的朝会只是把面临的问题提了出来,散朝后回到正寝的熊荆没有立即更衣,而是找来知彼司的勿畀我,他有一些事情要问。

    “可知”熊荆很想问芈玹,勿畀我也知道大王很想问芈玹,奈何史官在侧,熊荆停顿了一下转口道“祖太后如何了”

    “禀大王,祖太后,”勿畀我也停顿了一下,因为芈棘的情况不容乐观。“暂时无虞也。”

    “暂时无虞”熊荆所用的词语越来越多的被臣下所使用,他听出勿畀我言语里的不乐观,直接问道“昃离以为祖太后何时薨落”

    “禀大王,祖太后醒后口不能言、身不能起,医尹以为不过今岁。”熊荆既然问的直接,勿畀我也就答的直接。

    “不过今岁”熊荆沉默了。他不喜欢芈棘,可是芈棘是秦国的一座山。

    赵政虽然加冠已久,但只要愿意,芈棘仍然能左右秦国的政局。这种影响不是请求赵政影响,而是能直接的、不经过赵政的影响。可惜,芈棘能决定谁为秦王,却不能阻止秦国这架战车的前进之势。因为从设计之初,这辆战车就不能停止。

    它只会得到两个结果一个是不断前进碾压一切,直到自己支撑不住自己,最后腐朽散架;另一个则是撞到坚硬的岩石,在一次、或者数次决战中支离破碎。不过现实不可能划分的这么清晰,陈胜起义和巨鹿之战是这两种结果的互相叠加。

    芈棘一死,赵政再无助力,得以全面执掌整个国家。赵政气盛,原先因芈棘而存在的一些老人、一些有利于楚国侯谍活动的政策、一些可收买的官吏,都会被他一扫而空。

    复郢的时机看来选得恰当好处。芈棘死后,原先的官吏将大规模的撤换,新上任的官吏又不能马上熟悉实情,很可能他们连自己下属的名字也叫不出来。一旦遭受全面进攻,必会陷入混乱。可惜的是这只是政务系统,不是少府,更不是国尉府。

    “旧郢之事必要万无一失”熊荆想到旧郢,不由再度叮嘱。

    “唯。臣必使旧郢之事万无一失。”知彼司渗透了数年,郡守芈杉身边的楚国侯谍不下五人,旧郢之事确实应该万无一失。

    熊荆只是叮嘱,勿畀我答完他终于问道“芈玹如何”

    一提芈玹,左右史就抬头,然后又低头,两人谁也没说话,也没有记录。右史对熊荆虚揖一下,说去更衣,年轻的左史连借口都没有找,揖礼后也出去了。

    “彼时昌文君已备好车驾符传,速令芈女公子离秦,还送芈女公子至咸阳城外,奈何”知彼司获知整个过程很晚,还是熊启亲口相告。“奈何女公子不舍祖太后,故而折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