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不吉2(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内的五万人,也只有二十一万,而秦魏联军却有四十万。

    想到二十一万楚军对阵秦魏四十万大军,昭黍一阵摇头:“我军兵寡,当请齐国出兵。”

    “齐国?”弋菟也知道己方兵少,一个月内能征集的士兵不超过三十万,而且还要驻守城阳、新蔡等地,剩下赴陈救援不过十数万人。“齐国肯出兵助我?”

    “即墨大夫田合曾言愿出兵相助,然……”与齐国的交涉并不顺利,谈着谈着齐人不断加码。昭黍道:“我国需割让莒城以北予齐国,即墨大夫方肯出兵十万助我。”

    “莒城以北?”郦且当即想起了穆陵关,沉痛道:“不值也。穆陵关一去,齐国进可攻、退可守。他日齐国再伐我,若之何?”

    “穆陵关本为齐国所有,还之,有何不可?”弋菟的意见和郦且截然相反。“大王生死未卜,大王若安,岂虑小小穆陵关?请令尹割莒城以北予齐国,请齐国出兵。”

    “此事……”割让莒城以北不止放弃穆陵关那么简单,这还包括琅琊。另外莒城一去,下一个能遏制齐军南下的城池只能是沂水沐水之间的郯城。郯城距穆陵关三百里,一下功夫退这么远,等于舍去了鲁地的侧翼,将鲁地的阳城、费邑直接暴露在齐人的戈戟之下。

    “请齐国出兵相助之事,还需再议。”想到莒城的意义,昭黍还是不敢做主。“最少要请重臣商议。”

    “那便速请。”重臣人在郢都能来商议的,也就只有太宰阳文君、太傅宋玉、左尹蒙正禽、箴尹子莫、军校鲁阳君、太卜观季、司空唐缈等七人。这些人很快就接召而来,可真正来到令尹府商议的,只有宋玉、蒙正禽、子莫、鲁阳君、唐缈五人。观季不来情有可原,他眼睛已经瞎了,身体也不适,可阳文君不来就很诡异了。

    “阳文君为何不在?”子莫一直抨击阳文君通秦,对他极为在意。

    “阳文君寝疾告假。”昭黍说着阳文君家宰所回之话,“今日所议,乃请齐国出兵之事……”

    *

    “上将军若是不信,请杀我。”期思项燕军幕,本该寝疾的阳文君摇着一把折扇,安坐以谈。

    “大王未曾失德,岂能废之?”项燕一直鄙夷阳文君的为人,怎奈之前有过合作,他可以不与阳文君合作,但不能不见他人。“且军中士卒皆敬大王,何人敢行废立之事。”

    “大王困于陈郢,秦军不破陈郢绝不罢休。上将军以为,秦魏四十万大军,我能胜否?”阳文君收扇反问道。“且我非言废立之事,乃言大王薨后谁人即位之事。”

    “荒谬!”项燕又一次看到阳文君以拥立新王作诱饵的恶心嘴脸,上一次是在两年前。

    “有何荒谬可言?”阳文君反驳道,“大王刚强,过刚则易折,薨于陈郢虽非我等之愿,然大王将薨,为何不能言即位之事?”

    “去!”项燕再也忍不住了,他手指向帐外,要阳文君滚出去。

    “上将军可是忘了两年前助负刍为王之言?”阳文君一点也不想滚,反而提起了往事。

    “那时郢都叛乱,大子生死未卜。”项燕急道。

    “然否?”阳文君呵呵笑了两声,“我闻当年淖狡回军救援郢都时,上将军一卒不发。”

    亲县邑、远郢都一直是项氏的作风,项氏乃楚国社稷之臣,而非楚王之臣。回军救援郢都项燕做不到,他必须保卫楚国每一寸土地而非保护郢都一个未龀的大王。

    阳文君一言点明项燕的立场,让项燕有苦难言。他再道:“大王生而知之、天纵之才,我知矣;大王英武敢战、深得士心,我也知矣。然,此与县公、邑尹何益?谁人愿意看到大王之誉士入封县下各党、各族、各闾?新政者,变法也。陈县如何?陈县尽废县吏,代以誉士,陈公与其说是县尹,不如说是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