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登岛(第1/2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熊荆带着这样的思虑入眠,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听见了一阵吵闹,很快长姜就把他唤醒了。,。这时候只听见舱外红牟的声音,“敬告大王,海舟或至养马岛!”

    夜间桅杆完又补充道:“戎马之母马。”

    “或有两三千匹。”戎马是服马,体壮;狄马是草原马,体弱。

    “若母马不缺,只需二十匹公马,十年便可有万匹良马?”引进优良的公马与戎母马‘交’配,这是楚国的马政思路,也是无可奈何下的选择。并且,这还是得益人工授‘精’的结果,不然一匹公马只能配十匹母马,如此公马的数量将上升到六十匹。

    “然。然则大王应知,万匹良马中仅有一半是公马。”马尹提醒熊荆不应该忘记雌雄,这个时代骑乘的都是公马。答完他又不确定的问:“只是那胡人真能送来二十匹公马?”

    “不能。”熊荆摇头。“不佞以为胡耽娑支带来的公马体重太轻,也不合适骑乘,最合适者的应当是西洲马。”

    熊荆很自然的说起了西洲马,只是他也不知道现在的西洲马是什么样子。

    “能运来否?”马尹轻轻的问了一句。对他很想见识见识西洲龙马,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见到。

    “一定能,只是颇费时日。”熊荆道。海路运马不是难事,三十多米长、九米多宽的运货海舟一次就可运马上百匹,不过这需要好几年时间。等西洲公马运到济州岛,恐怕要在四、五年之后,这就只剩下五年的时间。

    五年时间按照马尹的算法,一匹公马一年只能产下十五匹马驹,五年就有七十五匹。如果能运来一百匹公马,配上三千匹母马,五年就能有七千五百匹好马。公马占一半,那便是三千七百多匹,减去不合适骑乘的公马,当有三千骑。加上前面五年孳生的,或有四千骑。

    想到这里熊荆心里有些发苦。‘花’了这么大的力气,又是海岛养马又是远洋贸易,却只能‘弄’出四千骑兵,难怪廉颇会说楚国不应该练骑兵,只适合发展舟师。

    思虑着自己所‘花’的成本,熊荆并不后悔。冷兵器时代,优秀的骑兵是必须的,没有优秀的骑兵,那又会像清水之战一样,楚军侦骑被秦军压制,战场对秦军单向透明。

    “大王是否此时登岛?”少司命号、湘夫人号的甲士已经划着小舟登上了海岛,细白的沙滩远处便是青青草地,楚字大旗和三头凤旗飘‘荡’正在海岛上空,舰长红牟奔过来请示熊荆。

    “登岛。”熊荆点下了头,既然来了,他当然要登岛跑一圈。这次还带了七八匹马,他和马尹几个要在整座岛上转一圈。

    “有人!”少司命号在小艇的引领下躲避着礁石缓缓靠岸,这时候桅顶的瞭望手发现了情况:他看到几个人隐没在岛上的灌木丛里。

    “何人?”红牟急问。他很担心遇到齐国人。

    “乃野人。”瞭望手已经看清楚那些人了,衣不蔽体的野人闪出灌木丛往大山奔去,

    “哈哈!”原本有些紧张的水手学员们当即一阵哄笑。众人哄笑间,左史放飞了两只信鸽,将熊荆平安抵达养马岛的消息传至郢都。

    “确是养马之地。”马尹登岸之后特意拔了几蓬嫩草,拔的时候把下面的枯草也带了出来。

    汉拿山流下的十几道溪流将六十公里长的岛屿隔成十几块,每一块草地都生长的极为密实,上去像踩在寝衣上,软绵绵的。马吃的是草,多少公顷草地养一匹马是有限量的,用现代的术语这叫载畜率。草甸越厚实,草就越‘肥’美,载畜率就越高,不到一公顷也能养一匹马,如果草地贫瘠,那两公顷养一匹马也够呛。

    除了草,还得有水,汉拿山留下的十几道溪水正好可以饮马,这也是济州岛草地‘肥’美的原因。最后还有一个原因熊荆也不知道:汉拿山实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