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六章 千古(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请君受轲一拜。”

    八年前卫国为秦所占,大索荆轲。荆轲便游历过大梁、邯郸,最后居燕数年。赵灭燕,他又南下至大梁,与陈馀相交甚深。作为游士,小四公子之一的外黄张耳他当然知道,不但知道当年路过外黄至齐国时,他还在张耳府上混过几天饭,可惜直到他走张耳人都不在外黄。

    “不敢不敢。”张耳连忙避让。结交豪杰是他的本性,真的不是为了名利。可在乱世,越是这样的带头大哥,运气越是好。有眼光的富豪也乐于投资这种人,而事实也证明乐乘氏和吕氏都成功了,他们都招了一个好女婿。

    两人客气中,陈馀又在张耳身边说了几句荆轲的情况,听闻荆轲竟然是个剑客,张耳立刻对左右道:“取剑来。”左右连忙奉剑上前。

    “昔日得一楚剑,其利可断金也。若承蒙不弃……”钜铁出现后,楚剑之利天下无双,贵族剑客莫不以佩戴楚剑为荣。今日富贵的荆轲已经有了一把上好的楚剑,但张耳的楚剑一奉上来他就吃了一惊。这把剑长逾五尺,剑鞘纹饰古朴,不是常见的云雷纹,而是少见的夔纹,夔纹简单朴素,这给人一种粗狂潦草之感。

    “可是、可是斩鼎剑?”荆轲是识货的,他双手接过后拔剑,秋水般的刃身使堂室顿时一亮。“好剑!好剑!!”他连连赞叹。

    “然此剑大凶也。”张耳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就怕荆轲不喜欢。“鄙人心急,只想赠剑于君,又畏君被此剑戕害。误矣误矣。”

    “哦?”荆轲不解,如果换了他人,他还以为是对方吝啬。

    “说来话长。”张耳废家财而致千里客,消息自然要比普通人灵通。“窃闻越人欧丑子为楚烈王铸剑,曾生祭八百童男、八百童女,方得此王者之剑。然此剑太凶,大司马淖狡欲毁之,挥剑斩鼎鼎毁而剑无伤,故楚人名之曰斩鼎。”

    “八百童男童女啊!”堂室里的豪客狗屠连连咋舌,看斩鼎剑的眼光顿时就不同了。

    张耳再道:“太卜观季占卜此剑,卜后进言楚王将剑赠予秦使顿弱,进言后观季一年后暴死。秦使顿弱得斩鼎剑大喜,然一返咸阳斩鼎剑便被铁官司马昌借故夺去,未及两年,少府铁炉炸裂,司马昌死,更殃及秦王,故而昔年秦王曾遍求天下名医以治其伤。

    此时秦人方知此剑不吉,赠剑乃楚**国之计,然毁之不敢,弃之可惜,不知如何处置。魏人姚贾乃监门子也,素贪利。其于少府得此剑,然未及两年,姚贾被楚敖成介杀于高唐。齐相后胜不知此剑之凶,收敛姚贾却窃留此剑,秦人曾使人问之,其对曰:‘剑凶邪?未得剑也’。未及一年,后胜亦身死。

    数月后有豪客从临淄得此剑赠于鄙人,并言此剑大凶,鄙人不信,去岁至今亦无恙也。”

    堂室里已经寂静无声,众人听着听着脸上皆有惧怕之色,脚步不自觉的往外挪。唯有荆轲面色未变,一直持剑在手。“好剑!”他眼睛里闪现出别样的光彩,最后向张耳揖道:“君赠剑于轲,柯必使此剑……扬名于千古。”

    “足下若爱之,赠之何妨。”张耳笑道,“然此剑……”

    “无妨!”荆轲‘呛’的一声收剑入鞘,很自然将剑璏在腰带上,而后不顾张耳在侧,竟然扬起了脖子,慷慨起了悲歌:“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谁说黄河宽又广?一片苇筏就能航。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望见。

    谁说黄河广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谁说宋国很遥远?一个早上就能到达。

    这是一个宋人在卫国作的歌曲,就的是卫音。宋人思念的是宋国,荆轲是卫人,他思念的是卫国,而在场的一些燕国豪客思念的则是燕国。站在大河南面的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