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同人(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歌:

    “同人于野,同人于门,同人于宗;

    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乘其墉,弗克攻……”

    战歌无比激昂,秦军越来越近,待到秦军弩手也开始放箭射击时,赵军士卒终于停止了歌声,开始奔逐冲锋。

    白茫茫的雪原上两道十数里宽的洪流猛然相撞,阵后戎车上的荆轲像被慑了魂魄一样瞪眼看着这无比壮观的一幕,而后他的眼泪很不争气的掉落下来。他究竟是个文人,游历天下以学剑术,实际上剑术并无完全学成。以为刺杀即是悍勇的他看到三十多万人对撞在一起,千百条生命在一瞬间泯灭,只觉得自己原先依仗的骄傲一钱不值。

    “秦军虽多,然我军必胜。”秦军阵列和荆轲昨天晚上说的一模一样,诸将对荆轲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鲁勾践也对他笑脸相迎。“秦人所持者,人多耳。”

    “我非忧心胜负……”荆轲抹去眼泪,他看向鲁勾践道:“与军中士卒比,轲惭愧。”

    “有何惭愧。”鲁勾践道:“你不顾家眷,冒死窃秦军之秘告于大将军,我军果破秦人,大将军甚喜。此战之后,大将军必然记功行赏。”

    鲁勾践已经将荆轲看成同袍战友,荆轲心中既有喜悦又有苦涩。他不再说话,只看着两百步外厮杀不止的战线开始发愣。

    一个冬天过去,赵军的武器也全变成钜铁长矛,编制虽没有改变,但阵势已然和楚军毫无无异。秦军用的也是长矛,只是与赵军相比,秦军披的是石甲,石甲防护逊于钜甲,在最开始的对撞中,赵军就将秦军顶退。

    秦军实际有三十万人,减去三万武骑,后军仍有七万。有兵力优势的一方侧击是一定的。杨端和正要下令后军侧击时,吸取蒙武教训的斥候带来一则谁也想不到的消息。

    “确否?确否?!”仿佛一盆雪水从头顶浇落,杨端和不敢置信的问向侯正。

    “确矣!”侯正满脸苦涩。“末将纵斥候于二十里之外,忽受赵骑阻截,当知有异。故而再发斥骑,终见廉颇将旗。其军长逾十里,不下十五万人。”

    “据我几里?”杨端和急问。

    “赵骑屏绝之故,斥骑看见廉颇将旗时,其军距我已不及十二里。”侯正道。

    “该杀!该杀!!”杨端和已经乱了分寸。他连连吸气以平复自己混乱的思绪。任何人都不会想到扼守赵国南长城的廉颇会置南线防御而不顾,亲自率军北上支援李牧的代地军,可这件事已经真的发生了。

    廉颇的十五万人和李牧的十七万汇合,军力已胜秦军。十二里行军不需一个时辰,奔跑也就两三刻钟。秦军即便能侧击赵军,只要赵军死战不溃,李牧虽会遭受重创,秦军也会全军覆没。现在撤退,确会损失部分士卒,可主力应该还能保全。

    “请大将军准末将全力一击,以破李牧。”蒙恬感觉到杨端和欲退,立刻大声请战。

    “不可。廉颇军将至,我军当退。”杨端和知道蒙恬报仇心切,他也想为蒙武报仇,可现在不是报仇的时候。他回答完蒙恬就大喝道:“鸣金!”

    钲人击响了戎车上的铜钲,杨端和头顶的旌旗也指向后方,一时间全军所有旗帜皆后指。于厮杀中听闻金声的秦军士卒开始有些不敢相信,但看到己军军旗皆后指,又不得不信。

    “退!退!退——”二五百主、五百主、屯长都高喊起来,喝令士卒后退。

    强军和弱军进攻很难分出差别,都是勇往直前,一旦后退就立见高下。后撤最重要的是不是战术,而是信赖,你必须信任别人才能从容而退,如果士卒之间毫无信任,每个人没有先死后生的觉悟,撤退的命令一下达,军队将瞬间崩溃。

    老卒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撤退的命令一下达,他们就开始怒叱队列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