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 菜地(第2/3页)  荆楚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左师言赵国定践其诺,必不救荆。今虽许之,然大军不出,空言而已,请相邦毋以为意。”密使收敛了笑容,据实相答。

    “善。”伐楚,楚国自然求救于赵,这是必然,所以决定伐楚的那一刻,吕不韦便要郭开不得救楚。至于此举碍于赵楚邦交如何如何,那便是赵营和郭开的事情了。心不在焉的答话,想送客的吕不韦见密使似有未尽之言,不得不打起精神再道:

    “我虽是卫人,却成业于赵,与赵国休戚。时至今日,犹念昔年孝成王之义。怎奈君上听信谗言,以赵为仇,又误长信侯,多年经营,毁于旦夕。今伐楚大胜,当再伐之,不如此无以逆势。请告左师,伐楚大军护军乃我舍人司空马,有此人在,秦军当攻伐不息,宫中之人必现其行。那时,君上太后或重归于好。”

    “小人必告以左师。”密使谗笑,后又道:“小人出邯郸之日,荆国大子傅冠先生入赵,说寡君出兵救楚,左师以为其所言或能助相邦。”

    “请讲。”吕不韦稍微打起些精神。

    “冠子言,荆王心疾已深,又率师亲征,或将薨落,赵不救荆日后荆国将无人救赵。”密使说道,但话的重点不在于此,他继续说:“左师请告相邦,或可于咸阳言荆王已薨。”

    聪明人总是能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特别是双方休戚与共的情况下。听闻此言,吕不韦终于不是勉强打起了精神,而是真打起了精神。这股精神劲一直持续当第三日早朝,这一天,来郢半月有余的楚国使我唐雎终得以觐见秦王。

    “召,荆国使我觐见。”于巍巍章台宫中,傧者召楚国使我的声音依次传至宫外。秦庄襄王名楚,故秦国避其讳称楚国为荆。天子五门外屏,诸侯三门内屏,此时楚使唐雎正在皋门外侧的屏墙前等候,旌节上的羽毛随风飘舞。

    来咸阳半月有余而不得见,今日秦军大胜忽然召自己觐见,真不是个好时机。

    “外使唐雎见过君上。”面积倍于楚国的大廷里,秦我看向唐雎皆有蔑色,更有人低语荆国遣使必为求和割地。老而矍铄的唐雎不为所动,只对秦王政行礼。

    朝堂上秦王政意气风发,他穿的依旧是一身韦弁服,不如此无以示秦国之战意。待唐雎跪坐于席,他方微笑着问:“外使此来,可否献荆国城邑之图?”

    “本使未携荆国城邑之图。”献图即求和,秦王政言毕,群我皆笑,唐雎依旧不动。

    “那当是谴大子入秦为质?”秦王政也笑,神色变得更加和蔼。

    “也未携大子入秦为质。”唐雎再答。“本使此来,只为君上之憾。”

    “寡人之谬?”秦王政笑声更大,笑完脸上又突显几分阴鸷。“寡人素善荆国,然荆王轻我,与五国合纵伐,又不谴大子入秦交好,故而伐荆,寡人何憾之有?”

    “请君上明鉴,敝国不谴大子入秦,实乃因寡君心疾之故。我国大子数年不立,今数月而决,正是为此,非寡君轻与君上。”唐且辩驳道。“今秦军伐我,明为胜,实为败。敢问君上,秦军可拔郢否?再敢问君上:我国若亡,秦国可尽得楚之地否?三敢问君上,此伐楚之举,合乎秦国远交近攻之策否?”

    唐雎不似之前那样一问一答,开始滔滔不绝,一句快过一句。

    “敝国虽弱,仍带甲六十万,车千乘。而楚之地,本为南蛮,其人之性,风剽以悍,气锐以刚,有道后服,无道先强。寡君心疾无以谴大子入秦,君上以为寡君轻之而伐,此无道也。楚人必死战于城阳、死战于郢都、死战于吴越、死战于山野街市,国不亡,战不休!

    今秦之强,天下皆知。君上或可亡楚,然君上亡楚需费多少金银、死多少甲士、要多少年岁?君上之天命,乃在扫六国而一天下,然六国攻伐有序,昔穰侯之举,不可再犯。而今君上南辕而北辙,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