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2章 增选院士大名单(三更求月票)(第1/2页)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om,。    崔教授、朱主席推荐沈奇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候选人,沈奇也不能亏待两位老爷子,他请两位诺奖得主吃了顿饭,以表心意。

    吃饭是次要的,重在交流。

    崔、朱两位老爷子年纪挺大了,但相比于另外四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两人算是年轻的,他俩身体健康,能吃能喝,嚼的动牛排,还能喝点红酒。

    另外四位诺奖得主最年轻的也接近90岁高龄,他们在家颐养天年,不便露面。

    沈奇二十几岁获得菲尔兹奖,明年将冲击诺奖,两位老爷子对沈奇赞誉有加,国物理界需要有接班人扛起新时代的大旗,他们觉得沈奇是最合适的人选。

    崔老爷子抽烟,他抽了辈子的烟,戒不掉,他点燃支烟,说到:“我出生在农村,从小下地干农活,但学习成绩没有耽误,数理化、英经常考满分。我干过农活,动手能力强,喜欢做物理实验,做就是辈子,做实验比抽烟更上瘾。”

    “崔老也是学霸啊,厉害了。”沈奇跟崔教授其实有点交集,他在普林斯顿当数学教授时,崔教授在普大物理系当教授,两人也算是有普大背景的校友。

    曾在美国能源部门身居要职的朱主席出生于美国,他全家都是学者,父亲、姑姑是化学家,母亲是经济学家,哥哥是医学家,弟弟是政法学家。

    舒尔茨说他们家缺少位数学家,所以他学习数学,并获得菲尔兹奖。

    朱主席的情况跟舒尔茨类似,他们家缺少位物理学家,所以他学习物理,并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

    沈奇说到:“朱主席,我跟你有点渊源,读高时我做过道物理竞赛题,那题改编自你的激光冷却实验,要求我计算个物理参数,我们那支竞赛队,就我个人做出来了,真够难的。”

    朱主席笑道:“那必须难,就是这个实验让我获得了诺奖,有年的IPhO压轴题,就是讲这个实验的。”

    沈奇举起红酒杯:“我跟两位前辈也算有缘,我快要结婚了,如果我结婚的时候二位前辈在国,还望赏脸出席我的婚礼。”

    “好事。”

    “恭喜。”

    两位老爷子举杯,预祝沈奇结婚顺利,抱得美归人。

    和两位诺奖老爷子吃完饭后,沈奇回到电梯楼家。

    欧叶今天特别勤快,她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煲了个汤,做了几个小菜。

    汤煲的还可以,菜做的般,但这毕竟是欧叶的番心意。

    沈奇倒了二两白酒,夹筷子清炒番薯叶:“今天什么日子,沈夫人亲自下厨?”

    “还没成为你夫人呢。”欧叶盛了碗鸡汤,递给沈奇:“你真的不知道?”

    沈奇:“知道什么?”

    “你进入大名单了,增选院士名单。”欧叶将手机递给沈奇,让沈奇看新闻。

    手机新闻显示,科学院今天发布公告称,科学院增选院士通信评审工作已结束。

    150人进入初步候选人名单,年龄最小的是沈奇,26岁,年龄最大的是位医学教授,86岁。

    最年轻的候选人与最年长的差了整整60岁,个甲子,个时代。

    沈奇被提名为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候选人,通信评审工作结束后,还将进行学部全体院士投票选举,以及会议评审。

    通信评审即选,学部全体院士投票选举是二选,会议评审是三选。

    三选那就是举手和拍手了,走个形式,最重要的是二选。

    据称,二选工作在选结果公示后,已开始紧锣密鼓的筹备,科学院不日将公布二选结果。

    “22人入选本次数学物理学部增选院士名单,通常情况是,落选者达半以上,最终增选为院士的只有三分之。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