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2)(第1/7页)  我回到了清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然后我们两人相视奸笑!哈哈哈哈

    回到家里,兴奋的告诉老头,你又要去表演一番了,这可是有好几千人参加的现场演唱会啊,是传教的大好机会,你一定要抓住啊!

    什么,不去?为什么,

    要那些宝贝?

    行!为了为国人争口气,打击英国人的嚣张气焰,我就作一会牺牲,

    我把翡翠白菜还给了费老头,呜呜,我可是用1000支冰激凌从妹妹手里换来的。

    什么?还不行?你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我说清楚!

    费老头一阵连说带比划,我终于明白了,原来是被吓到了,也是,硝化甘油太危险了

    我信誓旦旦的排胸脯保证我改良的黄色炸药绝对安全,别说是拿在手里摇晃了,哪怕你是打它两拳它都没有脾气。

    硝化甘油,是将防水的甘油,渗透到浓缩硝酸和浓缩硫酸的冷混合体中制成,即把半份甘油滴入一份硝酸和两份浓硫酸混合液中而首次制得,分子式为c3h5o3(no2)3。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液体炸药,轻微震动即会剧烈爆炸,危险性大,不宜生产,但是只要使用惰性粉末硅土和它混合,它的稳定性就要好的狠,也就是常用的黄色炸药,必需要引爆雷管来引爆它,。

    这种雷管的最初构造形式是:将流体的硝化甘油炸药,装在一个金属管或其它密封的筒状物里;其中放进一个装着普通火药的小木管;从小木管的盖子上,塞进一条导火线。硝化甘油炸药的点火,是由于小木管里火药的爆炸引起的。为了提高效能,发明者曾几次改动雷管的装置方法。一八六五年的最后改进办法是,他将原来的小木管换成一个装着起爆水银(h2)的金属管。通过这种所谓爆炸管的发明,“原始点火原理”被应用到爆炸物技术方面,这是后来在这方面一切发展的基础,正是这个原理,使得有效利用硝化甘油,以及后来作为独立爆炸物的其它烈性炸药成为可能;也正是这个原理,为研究各种炸药的爆炸特性提供了方便。我把这个成果拿来使用,

    为了保证当天的表演效果,我准备了足量的炸药,制作了三个大威力手雷,分别,起名叫,“瘦子”、“胖子”和“小男孩”,

    经过在野外试验,效果良好,威力惊人,而我手里就只有“胖子”和“小男孩”了,试验回来,费老头就不停的练习投掷暗器的能力,希望到时候,扔的远一点,千万别伤着自己。

    金秋9月,我,师傅,关海山,张太监应富康安大人的邀请,带着十几个仆人到承德旅游,顺便吓唬老马。

    这可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哪,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迷上了打猎!

    经过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帝狩猎和训练八旗子弟兵的场所,茫茫林海,平坦的草原,起伏的山峦,弯曲的河流,天然美丽的自然风光,在距木兰围场十几里处还有一处美丽的桃山湖色。它包括了木兰围场12围中的6围,是木兰狩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称“御道口”,是皇帝狩猎进入木兰围场的入口。自然环境保持得真是好啊!。置身这里,放眼是烟波浩渺的静静的桃山湖色,蓝天白云下,湖水闪闪发光。远处万丛树木静静地随风摇摆,遍地鲜花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真实一幅天然风景画,微风吹过牧草低伏,惊动了草原上的野生动物。

    师傅看着大群的黄羊在草原上来回奔驰,喃喃的道:“这是谁家的羊啊,长得可真难看,不过可真多啊,这家人家一定很有钱,几千只羊,也不找个人看着,要是让人偷了怎么办哪?”

    关海山听了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都从马上掉下去了。

    说“费师傅,原来您从来没见过草原哪,这些都是野羊,野羊,您知道吧,没有主的。”

    费老一脸的通红辩解:“我那里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