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山庄岁月(2)(第3/3页)  我回到了清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家乡,摸秋的习俗由来已久。相传,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有几位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等天明了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个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后来,“偷摘”者多为调皮的小孩。此夜,家长放纵孩子到别人家田中“摸秋”,如果是摘得葱,则认为小孩长大后能聪明,如果是摘得瓜,则认为以后小孩吃喝不愁。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从不叫骂。

    中秋节的夜晚,圆圆的月亮升了起来。吃罢晚饭,我和小关,还有一大堆的顽童在的一块棉花地里碰头,然后坐在棉田垄间,商量着摸谁家的“秋”。

    月升中天,瓦亮瓦亮的,棉花叶子和草上落了重重的露水,如珍珠一般。

    “摸秋啦!”不知谁的声音在野地里轻轻一喊,于是我们立即四散融入浓浓的月色之中。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各种瓜果在田野里飘香,早诱得人垂涎三尺,大家早巴望摸秋时好好过一把瘾。摸秋一定要拣熟的摘,不然,摘了生瓜果不能吃,扔了,就被看作是“作孽”。许多人家都要留上一些成熟的瓜果在地里供人摸秋。也有小气的人家,头天将成熟的全部摘回,让摸秋的人扑个空。如果遇到恶作剧的,会把他的生瓜纽子摘了扔进棉花地里,把他的葵花拧断脖子。那小气鬼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会儿功夫,我们这一队“人马”带着各自的“战果”从四方汇合到那块地里,大家“有福同享”,嘻嘻哈哈,海吃胡吃,直到一个个肚大腰圆,打着饱嗝,这才十分的满足。

    我叹服于先辈乡民的仁慈和厚爱。摸秋,一个“摸”子,把秋天渲染得甜美而又温馨。

    吃饱喝足,谁也不服!

    大得和,老切子,捅撮,勾腿子……河边的一块沙地上,里三层外三层围了百余个半大的小孩,叫好声阵阵传来。场中一丑,一俊两位少年武者正在对峙,不用说,丑的是小关,而那位在银白的月光下,分外的英俊、潇洒,风采迷人的就是本小王爷了。只见小关身手敏捷,抢上底手,背步拧腰,一招‘叉入‘紧接一个‘回马勺‘,都被俺一一化解。‘不行,你这绊子不行,看我的!‘话音刚落,小关已被我摔倒在地。众人彩声四起。关海山急了,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而起,双手一晃抓上我的衣服,背右步撩左腿,又使了一招‘钩子‘。我左脚轻点他的右腿,他刚要还招,已撤回左腿变作底桩,拧腰甩腿,‘假踢真钩‘,又将关海山摔翻在地。

    哈哈,爽哪,哪一晚上我摔了小关300次,全胜!

    然后,一连数日,他天天送上门来给我摔,结果,我一次也没有输。

    最后,这个天地下最最迟钝的家伙,也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了,哭着喊着回北京找他哥哥去了,临走,还恶狠狠的放话:“姓长的算你很,(拜托,没文化就不要出来现,俺姓爱心觉罗,您要是嫌麻烦,也勉强可以说俺姓金,可不姓长,要不,让我的家里人知道了,引起误会就不好了)我就回北京去找哥哥,再学俺哥哥最狠的招回来,狠狠的教训你,你可不要跑啊!你千万不要害怕的跑了啊!要是那样,我输了这么多回,向谁找回来啊!”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