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8章 人屠(第2/3页)  最强特种兵之龙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想,秦昭襄王也有压制白

    起的意思,因为如果白起攻下了邯郸,白起的功劳就实在太大了,这又是一个功高震主的故事。

    这里又说说范雎,白起是穰侯魏冉推荐的将领,因此白起跟魏冉是死党,而范雎是赶走了魏冉做了相国的位置,范雎在心里当然对白起有所保留。眼看煮熟的鸭子都飞走了,白起内心那个愤怒啊,他心里一定是对范雎非常不满,范雎并不是全心全意为秦国服务的,但是秦昭襄王却如此信任他,看来白起平时都在戍

    边,跟秦昭襄王的交流不足啊。秦军在邯郸之战的情况越来越糟,秦昭襄王欲请白起出战,白起坚决不出战,他认为秦军是必败的,昭王无奈,只得请范雎上门去劝他,白起原本就不爽范雎,这一下弄

    得更僵了。秦军在邯郸之战惨遭失败,白起颇有得意地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秦昭襄王听后非常不爽,强令白起带兵,可白起就是一个字:不。这下秦昭襄王可火大了,一下子把武安君贬为平民,并且把他流放到阴密。后来,秦昭襄王又派人追上

    白起,到了杜邮这个地方,叫白起自裁。

    白起此时说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

    过了很久,又平静地说道:“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白起到死时都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挑战了老板的底线而赐死的,虽然功高震主也有可能,但是挑战了老板的底线绝对是主要原因。白起跟秦昭襄王和应侯范雎的关系处理得

    不好,但也难怪他,自己的死党被这两个人赶到齐国去了,再也难得见一次面。

    但是,白起邯郸拒战故有他的理由所在“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没有绝对的正确

    ,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根本没必要争论白起邯郸拒战是否正确,总之,邯郸最后还是被王翦攻下来了,赵国也灭亡了。还有一点,周本纪有载:“三十四年,苏厉谓周君曰:“秦破韩c魏,扑师武,北取赵蔺c离石者,皆白起也。是善用兵,又有天命。今又将兵出塞攻梁,梁破则周

    危矣。君何不令人说白起乎?曰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有一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养由基怒,释弓搤剑,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者,百

    发尽息”。。今破韩c魏,扑师武,北取赵蔺c离石者,公之功多矣。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公不如称病而无出。至于游说的结果周本纪无载,而史记正义道:“以上至“三十四年,是苏厉为周说白起无伐梁也。”看来这番话的确说服了白起。从这里可以看出,白起应该是很注

    重自己的不败纪录的,邯郸之战他料定必败,所以就别让自己的不败纪录给打破了,干脆宁死不战。

    “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白起王翦列传

    对比白起对这四十多万赵卒的变化,白起坑赵卒的理由很明确“恐为乱”,而最后他竟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认为是“足以死”的罪行。

    从这句来看,白起认为他该死的地方有两处:第一“诈“,第二“阬”。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白起最后的忏悔,反而为长平之战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他到底是怎么“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