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二十二章、茶楼恶斗(15)(第2/2页)  紫塞轶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候,满怀抱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却发现自己一直被教育灌输的是一套思想,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是另外一套准则。所以面对残酷的社会,是坚持理想抱负,被排挤打压,甚至成为先烈,还是随波逐流呢?

    面临社会的残酷后,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大家读的都是一样的圣贤书内容,强者如云,凭什么自己能胜出?所以就放弃了追求。也有很多为人师表,整天教育他人圣贤之道,但是自己却失去信仰。

    那么有没有两全的办法,既坚持理想和正义,又能成就大事呢?

    看不清未来的时候,我们就看看历史。所以答案是有的,这个工具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思想由明朝嘉靖年间的王阳明提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c思想家c政治家c军事家。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东瀛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定约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最欣赏的是王阳明。知行合一最经典的实用案例,就是王派弟子徐阶,运用知行合一,在官场用20多年的时间斗倒严嵩。王阳明“心学”主要包括“心即理”c“知行合一”c“致良知”。

    通俗说一下“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有人认为知易行难,懂得理论是容易的,实践是很难的;有人认为知难行易,领悟道理很难,实践很容易。比如朱圣人(朱熹)就主张知难行易,悟道是很难的,但执行似乎是很容易的。

    王阳明却认为:懂得道理是重要的,但实际运用也是重要的!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c脚踏实地的方法。这绝不仅仅是一句话,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事和生活智慧,足以使人受用终身,所以它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实际上很不容易明白。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即事即学,即政即学,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可离开亲躬实践而空谈为学。知与行本来就是不分离的。

    快眼看书小说阅读_www.bookc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