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一五〇章 西部变化(第2/3页)  风起北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厂建设相比,甘肃发生最大变化的还是人们脸上的笑容,发自内心的轻松笑容。

    几曾何时,蛮横的军爷成了人们眼中的救星,他们不扰民不抢掠不说,还帮助老百姓干活,将自己吃的穿的拿给附近的穷苦人家。几曾何时,城里的官老爷没有了八抬大轿,走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挽起裤腿和老百姓一起干农活。几曾何时,过年的时候就连边远的人家也能收到一包红糖一小袋面粉和大米,还有两斤猪肉或者羊肉。人们感觉现在的老天和以往不一样了,虽然头顶的日头是一样的,但它的阳光却是温暖的,风也是和细的,就如同那些大老爷们的笑容。

    当然,这所有的工厂建设经济发展,是在用武力解决了昔日遗留在甘肃境内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队以及少量的马匪之后才进行的。自甘肃最大的武装力量“西军”马安良部被调往西藏以后,甘肃境内主要的合法军队就剩下周务学的“忠武军”c陆洪涛的“振武军”以及马安良留在兰州的数百名看家的士兵了。周务学很快和陈子华走到了一起,“忠武军”和山西过来的两个师的部队就成了一家人;毕业于天津武备学堂,和段祺瑞是同学的“振武军”标统陆洪涛看到新来的将军势力明显强过自己,他又不愿意将手里的兵权交出去。于是只好给老同学段祺瑞写信,将他调回江苏老家。这样一来,整个甘肃(西北)地区在军队方面全部是陈子华一系的人马,为他的各种政策起到了很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清末民初时期,和全国其它地方相比,西北的匪患还是很少的。清朝时期为了和清政府作对,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造反过很多回,但每一次都被清军镇压了下去。就在清朝同治年间(一八七几年),甘肃回民还发生过起义造反的行为,马安良等人就是那一次回民造反时被招降的回军头领。除了这些之外,甘肃c青海等地基本上没有什么匪患,所以在解决了地方军阀以后,西北地面基本上也就平安无事了。而陈子华在负责建设发展甘肃的同时,对新疆和西藏两个地区的支持,也是他分内的一项重要工作。

    这个时期,内地区新疆必须走河西走廊这条道路,进西藏也只有四川康西昌都和甘肃青海这两条路,相对于昌都入藏的道路,青海这边的稍微好一些,而且开放的时间也长一些。赵天也支援西藏李树峰他们的物资,基本上都是从这里经过,而修建从青海西宁到拉萨的公路北端,也是陈子华负责的,具体的说就是从西宁到那曲地区的公路是有甘肃方面负责的。对新疆方面的支持,就更加是全方位的,自一九一三年十月二十二日周务学以他的老师c现任新疆都督杨新增邀请的名义进入新疆之后,陈子华对新疆的支持就已经开始,最首先的就是军事方面的支持。

    甘肃陆军第二师(原独立第七师)一个团四千余人的部队,在周务学忠武军三个营三千余人到达新疆迪化一个月之后也启程开往新疆,并最后跟随周务学前往伊犁地区,镇守西部边疆并剿灭从西面进入中国境内的俄罗斯马贼。随着玉门石油化工和肃州酒泉钢铁厂的投产,大量的钢铁和石油产品开始进入新疆迪化,并在迪化开始建设新的发电厂c汽车厂c机械厂;这是新疆都督杨新增视察兰州之后,在学生周务学的再三说明和要求之下进行的。与这些工厂一起成立的,还有迪化大学c迪化工业专科学校这两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学习,许多在迪化经商的有文化的汉人子弟被招入其中进行学习,少数懂汉语,又受过初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得以进入其中学习。

    历史上的杨新增管理新疆期间,虽然多次打败了蒙古对新疆的入侵,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推行了“裁减兵员,奖励垦荒”的政策。但他毕竟是一个前清官员,为人毕竟保守,也就是守旧;对兴办学校和传播科学文化不是很感兴趣,一度提出“纷争莫问中原事c浑噩长为太古民”这样的想法,以闭关自守和愚民政策统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