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〇三章 历史的拐点(第2/3页)  风起北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奉天民政长杨永泰,干脆就架空了新去的奉天将军段芝贵,段芝贵在回到北京参加赵天一婚礼之后就借故留在北京赖着不回奉天了。他这只是在奉天生活了几天而已!

    这样一个事实上军人专权的地方态势,加上没有皇帝的中央政府,各地的分权趋势,只能越来越明显。别的不讲,单解款一项,就会越来不积极,甚至于拖欠不缴。到了这一步,袁世凯则连一个有地方实权的军人都不敢动,别说问罪,连免职调职都不敢,无论他们怎么骄横。这些军人里面以赵天一为最典型的代表,而面对赵天一,袁世凯也只能采取拉拢和亲的手段。他主政的几年,只发狠杀了一个没有兵权的京兆尹王治馨;不过杀了这只鸡,众多猴子并不害怕!

    从以上几个原因这就可以理解,为何袁世凯会有心思做皇帝了。这不仅是由于大儿子一旁的蛊惑c杨度的巧舌如簧,还因为前朝帝制成功的例子在哪儿摆。有皇帝在,就有权威在c就有权威摆在国人面前。他就可以借助这种权威来消除全国各地军人割据c不服从命令的局势,从而开始建设一个新中国。当然,这种心思是建立在全国民众支持他做皇帝的基础上,只要老百姓支持,他袁世凯就不会害怕南方孙大炮之流的革命党因为他做了皇帝而反对,因为这是民心所向c是老天的意愿!

    现在发现老百姓支持自己只是一个骗局一场闹剧,他心里面除了巨大的失落感之外就是气愤,对儿子和杨度等人的气愤!没有让他气昏过去吐一口老血,这已经是他几十年养气功夫到家的表现了。

    听了袁世凯对自己的一番话,赵天一知道这位老泰山对自己和其他军人一样拥兵自重,以及在称帝问题上模糊态度还心存不满。确实,在这些地方军队中,自己现在可以说是最强大的一股了;当初袁世凯发现他自己的话不大好使的时候,就想对那些不听话的人进行撤换。可每个省的都督,都是一方诸侯,不听话,想换,还真的难;来硬的就算等于把人往孙大炮那边推了,赵天一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只能拉拢,所以袁世凯现在心中还有气。

    “父亲大人先消消气,不是小婿不表明态度,而是全国局势表明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再说了,我也没有摸清岳父大人在这件事上的真正想法,冒然表态,就会误导岳父的一些决策,所以我只能含含糊糊。只是我也没有想到,大兄他们会弄一些假信息假资料来蒙骗岳父,这件事做的也实在是太过分了!”这些话只有赵天一自己知道那些是真那些是假,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袁世凯相信自己这个女婿。

    看了一眼已经低下头沉思的袁世凯,赵天一继续说到:“岳父,这件事大兄他们现在已经做出来了,小婿认为眼下关键的事不是惩罚他们,而是如何收拾由这件事带来的其它后果c也就是岳父是否还要继续称帝登基的问题了。坦白的说,如果岳父还想继续,小婿也只能站在岳父这边,和全国反对的势力对抗;凭小婿手中的力量,我想还没有哪一方的势力可以抵抗。不过如此一来国家的安静就要被打破,战争将会遍及全国。不过如果岳父不想称帝,那就要马上着手收拾残局,尽快恢复在国人眼中的形象;这一点我想梁秘书长(梁士诒)他们肯定会做的比我好”。

    白了赵天一一眼,袁世凯不满的说到:“你就这么肯定我称帝后全国都会反对?还‘和全国反对的势力对抗’,也太危言耸听了吧!不过现在,这么一闹腾,这做皇帝的心思我倒真的没了多少。我想做皇帝,还不是像你这样的军人逼出来的;如果你们一个个都安分守己,听从政府的号令,唉!不说了”!袁世凯停住自己想要说的话,转头对王士珍说到:“聘卿,今天晚上看来你又不能休息,要陪我守夜了,我们今晚好好议一议,一定要拿出一个结果”!

    “聘卿自当跟随在总统左右,为总统分忧”,王士珍不动声色的说到。刚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