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一战风波 第二二五章 国家政治(4)(第2/3页)  风起北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日饮食方面就没有什么科学而言,全凭自己喜好,加速了他的病症,加快了他死亡的脚步。但现在,既然他不称帝了,赵天一觉得让他多活几年,在总统位置是多待一段时间,对成长中的自己,绝对是一个很好的保护伞。所以,在袁世凯的饮食方面,赵天一和袁复帧一起,联合老袁的其它子女,制定了一个在这一时期来说比较完善的健康饮食谱,让老袁感到“老心甚慰”。虽然对其中的一些限制要求不太满意,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老袁家“祖传魔咒”(活不过六十)的威力,他还是咬牙同意了。不就是一些少盐的饭菜,多了一些玉米粥c黄瓜西红柿,少了自己喜欢的哈密瓜c香瓜吗!只要能够长命c能够活着,这点根本就不算什么。

    也是因为赵天一的这份“孝心”,让袁世凯对自己这位七女婿更加的关心和喜爱。有道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袁虽然有好几个女婿,几个大女儿都嫁了不错的人。比如长女袁伯祯嫁给了清朝两江总督张人骏第五子张允亮c次女袁仲祯嫁与清朝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薛福成之子c三女袁叔祯嫁与清朝直隶总督杨士骧侄子杨毓珣c五女袁季祯嫁与清朝吏部尚书陆宝忠之子c六女袁箓祯嫁与自己的民国下属孙宝琦之子等。

    这些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门当户对,但随着满清垮台民国成立,这些女婿以及他们的家庭对老袁的助力就大大的减少了,让袁世凯徒谈时局变化人心不古。但赵天一就不一样了,他不但家产万贯身家殷实,还是政府的高官大员,天天在袁世凯身边帮他出谋划策;更重要的是,这个女婿是一个实权派人物,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兵有兵要枪有枪。让国人没有办法诟病的是,赵天一这些权力和地位,包括他的钱枪,全部是人家自己依靠实力打拼出来的,跟袁世凯这个总统没有半点关系,更不是做总统的袁世凯照顾上去的。

    有了赵天一在军队方面的威望和支持,袁世凯做总统的底气也足了很多,在一些国家政策走向方面也自主的多。他清楚赵天一的分量,也明白国家因为赵天一的出现而改变了多少,所以对赵天一的话还是很上心的。这不,新国民党刚一在上海成立,赵天一就劝告岳父接受这个党派的存在,并通过举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借口,将其绑上政府这辆战车。当然,聪明人不止赵天一一个,远在四川,刚刚接任四川将军的王士珍也给总统发来了东北,说出了和赵天一差不多的内容。而在京城的徐世昌c梁士诒c杨士琦等也是这个意思。于是,结论就出来了。

    此时在上海陕西北路三六九号c南阳路口的宋家花园宋庆龄房间,刚刚从外面开会回来的宋庆龄,正一个人坐在窗前的椅子上休息,想着今天开会时党员们对袁世凯政府发出邀请的回应。自从赵天一将她从北京警察监狱救出来后,她就在大姐的陪同之下来到了上海的家里,开始反省自己这些时间所走的路程,是不是和大姐之前说的那样“完全错误”。对于孙大炮逃走时将自己抛下不管,反倒没有多少怨恨,因为她觉得太贵这件事已经看清了孙的为人。没有必要再去多想什么。

    随着三妹离开上海回美国读书,那个天天跟在三妹身边的孙大炮的学生也离开上海回香港去了。按照他的话说,是去劝说自己的先生放弃错误的革命方法,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但宋庆龄知道,那个已经迈入了老年人行列c身高只有一米五八的色鬼,恐怕不大可能会听一位学生的话,哪怕这个学生的话是正确的。

    叹了一口气,宋庆龄从椅子上起来,来到窗前,推开百页窗,从自己的住处向外面的花园望去。宋家的这座英式花园别墅,修建于一九〇八年;房子的主人原是一个叫约翰逊·伊索的外国人。后被在上海做基督教牧师的宋耀如买下,成为宋家在上海的居住地,这里也改称宋家花园;整个建筑二层半高c四面临空。房屋宽敞明亮,就算是冬天,楼前仍绿树成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