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游说(第2/3页)  嫡枝难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要是哪个敢收留她们母女俩,就是和我们程家做对。”程老太太经刘氏这样一‘点拨’,放出狠话。

    瞪了张氏一眼,临走时又扫了张氏怀里的大包裹一眼,转身大步离开。

    程二郎挠挠头,“大嫂,我先回去了。”

    这才快步从人群里挤出去,追程老太太去了。

    众人见戏沒有了,这才散了。

    吴兴临走时,到张氏面前,“大郎媳妇,你也别钻牛角尖,你婆婆让你回去也是为了你好,既然都给你台阶了,就不要在硬着气了,还是回去吧。”

    “叔,我知道。”张氏也不愿多解释。

    吴兴这才走了。

    刘氏最后走的,扫了一眼还站在那里李木匠,啧啧嘴,有点讥讽的意味。

    “不如你们到镇里租个房子住吧。”李木匠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银袋來,“我还有些钱,你们先拿去用,趁天还沒有黑,坐王大叔的车进镇里去吧。”

    “不用了,我们还有些钱。”张氏哪里能接,到是把他的意见听进去了。

    李木匠知道他在这里不能多停留,不然又要被人多想了,“拿着吧,用不着时在还我。”

    硬把银袋塞到桃花的手里,不管张氏的喊声,大步的走了。

    桃花翻开银袋,数了一下,“娘,有一千文呢。”

    一千文可就是一两银子啊。

    这李木匠出手大方,心又好,看着又老实,到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把钱给娘,这钱咱们不能花。”张氏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失落。

    “娘,咱们去镇里吧,先付一个月的租金,等把孙家少爷的衣服做好了,咱们就有钱了,娘在做些荷包,日子总是能过下去的。”桃花也觉得搬到镇子里好,“这样娘他们不会來闹了,咱们这次进镇里,还可以把捡來的是河蚌(有读者纠出前面莎写错了,所以从这里以后改过來,前面的就不作修改了,莎在这里道歉。)一起带着,做了能卖出去可以换钱,卖不出去咱们自己吃,这样也能省下一些钱來,就凭娘的手艺,在收些补衣服的活,一定沒问題的。”

    “行,那你先在这里等着,娘把河蚌捡回來,在去王家让把牛车赶过來,咱们就进城。”沒有退路,又不想回程家,只能进城。

    就这样桃花守着包裹,借着倒下的窝棚烤火,张氏把河蚌一竹篓一竹篓的背回來,足足弄了十多个,这才又去村西头把叫了牛车。

    有挣钱王老汉当然不会拒绝,而且窝棚着火的事他也听说了,装了一牛车的东西后,这才赶车上路,等出了村子,牛车也快了起來。

    “大郎媳妇,你这又是何苦啊。”看着一牛车的河蚌,王老汉也沒有开口。

    这东西只有快要饿死的人才弄來吃,而且硬的很,跟本咽不下去,吃了人肚子也会难受,现在这母女俩个沒有地方住,带着这么一牛车的河蚌,也不知道能支撑多久。

    “大叔,我沒事。”这日子总是要一天天熬过去的。

    这次坐在牛车上,张氏把被子打开了,零散的东西都装在了竹篓里面,母女俩个围着被子,到也不觉得冷,只是天镇里时,都下午了,又沒有门路,也不知去哪里租房子。

    好在王老汉总赶车进镇里,在牛马市场那里找到了几个相熟的人,从他们那里打听着,果然有知道哪里有租房子的,带着他们过去了。

    正是镇北边穷人住的地方,出租房子的是一个老太太,看年龄得五十多了,紧绷着一张脸,打量了张氏母女一番,又交了五文钱的月租,才让她们住进西厢房。

    与村里的土房子相比,这房子虽然很破旧却是青砖砌成的,一进來虽然屋里沒有升过火,可还是比村里生火的房子要暖和。

    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