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节(第2/5页)  歌沉碧玉(静影沉璧前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冲锋陷阵哪。”两人本就比邻而坐,他这样一盯,闻静思顿时觉出几分压迫之意。萧韫曦见他往后退了退,笑道:“其一自然与你相同,不外乎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安康。其二,就不知你愿意不愿意了。”

    闻静思心中狂跳,萧韫曦脸上虽是笑意温柔,眼底却是一片冉冉烈火,炽热的似要将人焚烧殆尽。他张了张口,嗓子好似不是自己的,发不出半个音来。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木逢春的声音:“王爷,奴婢前来复命。”

    对视的两人齐齐看向大门。萧韫曦略正了正脸色,有些无奈道:“进来。”

    木逢春推门而入,朝两人先后行礼,对着闻静思时,略看了萧韫曦一眼。萧韫曦心中有数,道:“你直说,无需避人。”

    木逢春直言道:“皇后在宗人府牢中自尽而亡。”

    萧韫曦平静地道:“嗯,知道了,就按嫔妃之礼下葬罢。”

    木逢春领命而去。萧韫曦见闻静思不发一言,奇道:“你觉得如此处置不妥”

    闻静思摇了摇头,将为皇后开脱的两张折子挑拣出来。“她既然做了,便该知道后果。若是在民间,远远不止如此惩治,王爷还是留了情面。”

    萧韫曦笑道:“我不是为宗家留情面,而是为皇家。”

    闻静思直视道:“我晓得。”

    萧韫曦被立为太子的事,朝中上下几乎无人反对。

    冬至当日,久病在床的萧佑安第一次坐上了空置多日的御座,在朝臣的三跪九叩下,亲自给新立的太子戴上朝冠。号角齐鸣,钟鼓震天,闻静思在自己的书房里,也似乎听见了朝臣的恭祝,百姓的称赞。

    这一日,萧佑安不仅立了太子,还颁布了退位诏书,提携了孔毅为中书令,灭江以深满门二十三人。先太子谋逆一案,宗维宗琪因不在朝中,不受牵连,不予追究责任。二宗叩谢天恩。宗维以辅国重臣未能劝阻先太子为由,主动地交出了部分权力。

    这一日,殿外风和日丽,殿内氛围凝重,新旧更替,权力交接更是翻江倒海般的推动着燕国前进。

    第二日,萧韫曦太子监国,坐在御座之下,主持大朝会。

    萧韫曦虽做了太子,却并未搬入东宫,仍住着宫中旧居。他给了闻静思一块腰牌,要他日日来书房,美名其曰察看去封地前让闻静思写的治国之策,实际却是二分正事,五分闲聊,余下三分一同陪伴萧佑安。

    闻静思在宫中久了,记得些面孔。这些时日,老面孔渐渐少了,新面孔多了起来,见到自己也不再视若无睹,反而有礼有节,就连一贯谦和的木逢春,对着自己也带上一丝恭敬。他自知自己并无官位,却时常出入皇宫陪伴太子,身份颇为尴尬,萧韫曦上朝时,他便呆在书房里,静静地候着。

    冬至之后,萧佑安的身体急速的衰败下去,那一日的朝会似乎用尽了他最后鲜活的气息。萧韫曦眼睁睁看着父皇衰弱下去,连徐谦都束手无策。纵使明白生死就在几日之间,也难以压制祈求一分一毫的生存的希望。

    萧佑安怔怔地看着床边跪在儿子身边的人,闻静思心有所感,寻了个借口退出房外,给他父子二人留个清清静静。萧佑安油尽灯枯之兆已然显现,此时口舌竟是利落起来:“当年太后要朕寻机除去他,果然有理。”

    萧韫曦微微一愣,牵扯了嘴角,做出不在意的脸色。“动手的机会那么多,为何父皇不下手”

    萧佑安半眯的双眼里,隐约可见细碎的光芒,尽是对生的留恋,与对过往的缅怀。“敢立危樯之下他是真君子你要用他就大胆的用罢。”

    萧韫曦沉默了片刻,道:“父皇,儿臣意欲他为丞相。”

    萧佑安长长地,颤抖地吐出口气。“萧家出情种啊”

    即便有徐谦个月寿数的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