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 刺杀(第1/3页)  岳飞之血战中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八少本想把王二等乡老引进厅堂。王二伸头看了一眼厅堂内的宾客,各人都是上好的绸衣,一看就是非富即贵,当即推辞道,“八老爷,我们乡下人,见不得大场面,还是在长街上吃点算了。真让我们进去了,我们可能连菜都不敢吃了。”

    李八少一想,也是这个理。但他不能冷落这些乡老。他们才是应天府广大乡村的真正主心骨。每个乡老都是全村人推举出来的,他们说的每句话都能左右全村人的意志。必须要让这些乡老体会到自己身份的高贵。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紧紧地靠在护民军周围,任何势力也别想把他们拉走。

    皇宋的威望已经跌到了谷底,之所以在历史上偏安江南的赵宋被中原遗民怀恋不已,仅仅是因为中原继起的政权势力太过差劲,无论是阿弥佗佛教,红巾军,各路草寇,或者金人政权,完全就是率兽食人之流。

    岳飞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这也是岳飞为什么放着马不骑,甘愿陪王二等人步行进城的原因。一路上岳飞不停地问着乡村情况,让各位乡老受宠若惊,唏嘘不已。

    谁知乡老的惊喜还没有结束。李八少携岳飞李孝娥进楼之后,知府黄纵又从楼里走了出来,满脸笑容地向每个乡老敬酒。

    这些乡老什么时候吃过一杯县尉的酒?虽然他们在村里威望素著,但在外面,照样要受那些白员差役的气。今天竟然得到了护民军团练使亲自领路的待遇,还有八老爷的亲密谈话,现在又吃到了知府大老爷的敬酒。

    很多乡老激动得浑身颤抖,连手中的酒杯都拿不稳了。王二嗫嚅着说,“黄大人,你可是文曲星下凡哪,今天能吃到你一杯敬酒,小老儿死也无憾了。”

    黄纵一口饮尽自己杯中酒,亮了亮杯底,才笑着对王二说道,“我可不是什么星,你们乡老才是我们应天府的平安星。”

    黄纵当然是被李八少特意喊出来陪客的。今天李八少的寿宴,最忙的不是李八少,也不是李孝娥,而是黄纵这个大知府。

    黄纵心思细密,他从岳飞一月前出城救援木兰寨被伏击猜测应天城里还有阿弥佗佛教的内奸。他本想大索全城,就算搜不出内奸,也要震慑一下想对护民军不利的人。但岳飞和李八少都不同意,认为应天刚刚平静,惊魂未定,不宜再大动刀兵。

    最后黄纵只能悄悄调查,但查到现在,也没查出什么头绪。阿弥佗佛教的间谍多数隐藏极深,根本不是一时半会可以查出来的。

    这一次李八少的寿宴从筹办那日,都是黄纵全程介入。因为来祝寿的人太多,八方楼一家承办不过来,只能和应天府另外三家大酒楼合办,把另外三家酒楼的厨师伙计借来。所有的厨师伙计都由黄纵亲自过目,所有的食材也都是黄纵亲自派人采买,生怕中间出个什么一差半错。

    为了万无一失,黄纵和张宪借了护民军的上百名精锐,穿上了酒楼伙计的服装,负责端盘子上菜。外面的流水宴开始上菜的时候,黄纵身为一个大知府,当时竟然是在厨房里监工。

    直到吃了几茬,没有一个宾客出问题,黄纵才一身大汗地走出厨房。李孝娥虽然佩服黄纵的谨慎,但总觉黄纵太过小心了。自己父亲每年都过寿宴,也不见出什么问题。虽然往年没有这么张扬,宾客也没有这么多。

    黄纵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小心,心中总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所以他特意叮嘱几个护民军精锐,一定要寸步不离李八少。

    直到岳飞和李八少走进厅堂,黄纵才长出一口气。既然厨房里的厨师和伙计没什么问题,李八少又有岳飞保护,自己终于可以到大街上放松一下了。顺便见见那些乡老。

    黄纵在应天推行蓝田乡约,因为他感觉这种乡老议政制度似乎更为合理。如果真能推行下去,重现尧舜盛世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