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VOL。1(第1/2页)  萧沐悬疑手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每次写手札,都会在开头郑重其事的自我介绍一下自己,这次也不例外:我叫萧沐,男,今年30岁,是北京时报的记者。介绍完了,就该讲讲这段时间遇到的奇闻轶事了。

    今年刚入夏,气温犹如升空的火箭,猛烈的让我以为秋老虎提前入京了。看着那些坐在冷气十足的空调下面办公的白领,我除了抱怨几声之外,还是只能乖乖的跑我的新闻。毕竟新闻不是坐在办公室内凭空想象出来的产物。

    此刻我刚从密云水库回来,因为在那里发生一件令人发指的谋杀案,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被人谋杀之后,又在身上捆绑了好几块大石头沉入水库。如果不是被人发现,恐怕这个女子的尸体就这样一直沉没在水底,指不定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之后才会被人发现。

    这起谋杀案的元凶已经被警方抓捕,我在那里询问一些案情的进展之后,觉得足够写篇详尽的报道,这才完,端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清茶。

    年轻人一听不乐意,辩驳道;“邮票有收藏价值,一堆破绳子有甚么用处?莫非……”

    中年人奇道:“莫非甚么?”

    年轻人尴尬的笑道:“您还是别问了,我就是说了你也未必明白。”

    中年人板着脸道:“你不说我当然不明白。这里就我们两个人,你妈又不再,有甚么不敢说的。”

    直到此刻,我算是终于知道两个人的关系,原来真的是父子。

    年轻人笑道:“我在想,那个老张头收集这些绳子,莫非是想玩*。”

    中年人迷茫的问道:“*,是甚么意思?”

    年轻人道:“看看,我就说了,告诉你,你也未必知道。”

    两个人的对话就此打住,年轻人抱着可乐瓶子不放,中年人端着茶杯不放,就这么一口接着一口的喝了起来,倒是把旁边偷听的我急得抓耳挠腮。

    我做了多年记者,多多少少锻炼出来一些职业嗅觉,刚巧报社最近出了一个关于嗜好与收集之类的专栏,如果这个叫做老张头的老人正的收集了二十年的绳子,这样的噱头还是值得一写的。

    “两位好,我是北京时报的记者,我叫萧沐。”我一边介绍着自己,一边掏出工作证给中年人看。

    中年人翻看了一下,就还给我。

    我趁势坐在年轻人旁边的椅子上,做了一个抱歉的姿态说道:“你们刚才的对话我都听到了。实在不好意思,我刚才也不是故意听的。

    中年人大度的笑了笑,说道:“我们说的也不是甚么秘闻,听到了也无所谓。”

    我先谢过中年人的宽怀大度,然后说道:“我们报社刚好有一个关于嗜好和收集的专栏,听到你们的对话,让我对那个老张头也有了一丝采访的冲动,所以想问问两位,你们和老张头熟吗?”

    中年人还未说话,年轻人抢道:“怎么不熟,都做了十多年的邻居了。三年前听说他收集许多绳子的时候,我们院子里所有的人都跑去参观。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我摸了摸鼻子,无法想象当时的场景。如果说老张头的嗜好在当时就造成轰动,那么他收集到的绳子肯定非常的多。

    我猜道;“老张头当时是不是把收集到的绳子摆在院子里让你们参观的?”

    “没放在院子里,就在他家里。”年轻人说道,“他把那些绳子缠绕成一个球,就摆放在一间空置的房间里。我记得那时候绳球应该有这么大。”

    年轻人将双臂尽力张开,觉得还不够大,于是把一只手放下,另一只手指着门口和桌子的距离说道:“应该有这么大,我是说绳球的直径。”

    我惊讶的目测了一下门口到桌子的距离,恐怕有两米左右吧,三年后,这个绳球的直径恐怕还会更大。

    年轻人继续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