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5章 水帘洞(中)(第1/3页)  抗日之横扫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承恩,字汝忠,自号射阳山人,他是淮安府山阳县人,也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

    其实,吴承恩的祖籍是安徽桐城高甸,因为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所以称为高甸吴氏,后來因随祖辈迁徙到了淮安府。

    他是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著名小说之一《西游记》的作者。

    因为自幼喜欢读稗官野史,所以吴承恩熟悉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而其在科场的失意和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來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吴承恩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他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

    《西游记》是郑啸最喜欢的书中的一本,他曾经读过好几遍,因此对其中的内容了解甚深,甚至吴承恩的生平也知道不少。

    进了水帘洞,郑啸放眼望去,发现这里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山洞,占地面积足有数百平方米,虽然长时间沒人居住,空气却非常清新,沒有一点气闷的感觉。

    因为洞内光线黑暗,所以郑啸和几名特战队员都扭亮了战术手电,顿时使得洞内清晰了起來。

    郑啸朝四周扫视着,发现这座山洞应该是天然生成的,在周围的洞壁上沒有人工雕凿过的痕迹,而在洞的右后方,靠近石壁的地方,是一张石榻,前方则摆着一张长条几案,也是石头雕凿而成的。

    迈步朝那座石榻走去,郑啸发现石榻上似乎有一具人的尸骨,而旁边还有一个小的尸骨,似乎是什么动物的尸骨。

    來到石头条案前,郑啸蹲下身,查看着条案上摆放的那些书籍。

    这些书大都是一些古代的志怪小说,《淮南子》之类的,郑啸基本上都看过,因此他沒有擅动,而是伸手拿起了一个木盒子。

    盒子非常漂亮,是金丝楠木制成的,外面雕刻着花纹,在盒盖上有一把小锁,只有小拇指大小,也是十分的精致,两把小钥匙就挂在了上面。

    郑啸翻來覆去的端详半天之后,这才将小木盒子放在条案上,然后拿起了那小巧玲珑的钥匙。

    咔嗒一声,小锁打开了,虽然存放了不知道多长时间,但是小锁竟然依然很好用。

    木盒被郑啸缓缓打开,接着手电的光线,郑啸发现里面是一本书稿,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东西了。

    郑啸小心翼翼的那本书拿出來,发现这是一个人的手稿。当他掀开封皮的时候,一行遒劲有力的狂草贯入了他的视线:

    “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看到这行狂草,郑啸不由的愣了一下,这段文字他太清楚了,应该是当初吴承恩说过的,沒想到出现在了这里。

    伸手拂开一片尘土,郑啸坐在了石榻上,旁边就是那具人的白骨,翻看起來这本手稿。

    郑啸自幼就好奇心颇重,尤其是喜欢那些志怪小说,要不是长大了当了特种兵,沒准他就去搞考古研究了呢。现在得到这么一本文稿,他自然是要翻看翻看。

    特战队员留下一个给他打着手电,剩下的开始在周围搜查起來,一方面是看看这里面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此外就是寻找地下溶洞的洞底。

    通往深处的入口很好找,就在另一侧的石壁上,几名特战队员分成了两路,一路留下待命,而另一路则进入那个深洞,去探查一下前方的情况。

    手中持着自动步枪警戒着情况,几名特战队员都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坐在石榻旁埋头苦读的郑啸,他们十分奇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