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1章 科技输出(下)(第1/2页)  玩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所谓无利不起早,一旦有好处可拿,南明自上而下就爆发出高效率,短短的两个月不到,首批留学生就派出來了,共有四十多人乘坐华远公司的轮船回到北平。

    虽然來得快,不过还是错过了大华民国的大学招生季。大华民国现有北平金陵武昌辽阳西安等城市设有大学,每年的招生名额在四千人左右,入学考试在五月末,七月正式开学,学制为四年,而且实行学分制,每一名大学生都要修足两百学分才能获得学位。

    北平大学还设有博士院,主要招收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进入深造,而崇道堂内还设有特研院,专门招收理工科人才进入深造。而辽阳金陵等地的大学虽然刚刚起步,不过也初具规模,其中辽阳大学以工科为主,侧重点是冶金;其他大学有重文有重理,方向不一,不过都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

    当然,大学的设立不只是培养实用型人才,还要灌输思想,毕竟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才,沒有思想只会唯唯诺诺的人最多只能当奴才,大华民国可不须要那种人。

    南明留学生虽然來得迟了,万磊也沒有就此打发他们回去,而是在北平大学中加开了一个预科班,对这些新來的人进行填鸭式教育,等到明年开考的时候再让他们上场考试,至于能不能考上,那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即便如此,万磊还是认为这些人考上的机率肯定很低,毕竟大华民国的中小学教育早就起步了,经过数年的普及教育,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这些“半路出家”的留学生肯定要高得多。这些人就算是考得上,最多也是那些次一级的大学,北平大学是沒指望的,除非万磊给他们开后门。

    不过,在大学教育和管理上,万磊是很少插手的,他虽然时不时地去北平大学开讲,不过从來不干涉学校的校务,更不会走后门往大学里塞学生,就连他自己教出來的学生,都要通过正规的考试途径才能入学。

    从总体上看,万磊自己教出來的学生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早期的那一批学生相继进入北平大学,有几个才十二三岁就通过入学考试,顿时就成为让北平大学轰动的焦点人物,再加上他们是万大总统的门生,又都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在北平大学中很是耀眼,所有人都认定,他们将会是明日的政治之星。

    其实,万磊总无意于将北平大学变成培养官僚的地方,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从政,所以这些所谓的“明日之星”一直比较低调,大半都选择了理工科,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主修政治和经济,即便如此,这些人也对理工深感兴趣,因为他们都知道,真正使文明进步的是科技,不是政治,只有服务于科技的政治,才是好的政治。

    安南之战后,大华民国再无战事,又无其他大型灾害发生,万磊总算是得了清闲,平时处理一些政务,闲时陪伴妻儿,日子过得平淡却也很充实,唯一让万磊感到遗憾的是,两个妻子一直都沒再给万家添丁。

    日子一天天过,转眼间,秋去冬來,瑞雪如期而致,又迎來了新的一年。而这一年是华历五年,也是万磊这一届任期的最后一年。在这最后一年中,万磊不得不考虑要不要竞选下一届大总统。

    按说,当官人之所欲也,当一国大总统更是世人之所愿,不过万磊当政五年,实际上加上得国之前的那个时期的话,就是十余年。搞了十余年的政治,是人都会觉得累,特别是心累,万磊真想退下來,过上几天养花喂鱼的悠闲日子。

    不过,万磊也知道这是奢望,虽然大华民国已经步入正轨,发展得蒸蒸日上,不过内部还是有很多问題沒有解决的,比如说法治还未尽入人心,比如说官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題解决得不好,大华民国也是难逃灭亡之途的。

    既然不能就此退休,万磊只得硬着头皮筹划着大选的事宜,虽然他本人的名望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