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地基是用秦朝的棺木打造的,包括其行政制度也参考了秦朝。在汉朝展开之前,我们先从秦末回顾一下这个短暂而强大的王朝。
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天下,建立秦朝,但他之后并没有像后世其他开国帝王一样,减税赋轻徭役,创造一个相对战时温和的商业及政治环境,让老百姓好好工作努力种田,同时还能给自己加上一个仁义的光环:我为什么灭六国,不是为了当什么始皇帝,是为了天下,为了和平,为了不杀!大概始皇陛下觉得他辛辛苦苦花了那么多年时间消耗了那么多国力把诸侯灭了,给了中原一个大一统的环境,天下百姓就该感恩戴德,天天向上来报答他,帮他填补国库。所以他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让子民们好好干活,干得不好或者迟到早退,一个字罚,开始是罚到你倾家荡产,后来没的罚了就直接砍头。
秦王朝的时间太短(从称帝到灭亡就15年),短到除了以前的秦国人,其他被灭的六国人都还处在亡国的情绪中,不认为自己是秦朝人,因此对秦朝没有归属感,对秦朝颁布的统一各项制度的法令就更不感冒。想象一下嬴政刚刚统一六国,正是感觉最好的时候:无论思想、能力、学识,我要是天下第一,天下第二都没人能做,这样才能体现差距。突然他发现自己的法令在推行过程中有阻碍,简单,反正一帮亡国奴,一个字,杀,杀到他们不敢有异议。
秦始皇活着的时候,天下权利中央一统,以前各个小国没死的王公贵族都被迁到咸阳;各地的金属器具也被严格看管,扔进炉子里铸成了十二个铜人;善于制造舆论的儒家学派被焚书坑儒;军队空前强大,不论军事装备还是战力还是经验都在一个高峰期,因此没有舆论力量,没有装备,没有贵族基础,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被中央掌握,秦朝建立之初出现了短暂的太平时期,没有大规模叛乱。
但是秦始皇死了以后,秦庭就开始了不断的无间道,当时全天下都认为皇长子扶苏最合适当下一任皇帝,嬴政也一直在培养他,虽然扶苏年龄大了总是喜欢发表和老爸不一样的见解让嬴政不爽,但是秦始皇还是认为他是下任帝王的不二人选,可嬴政在东巡到沙丘暴毙的时候,扶苏恰巧因为对焚书坑儒事件表示反对意见,被秦始皇发配到边境大将蒙恬那里锻炼锻炼。本来这没什么问题,给太子加点政治分,积累点声望,将来上位方便,可偏偏陪在嬴政身边的是李斯、赵高和小儿子胡亥:一个天下官员之首左丞相,一个中车府令(监督传递皇帝信函并加盖玉玺的统领太监),一个最受嬴政宠爱的小王子,也是扶苏运气不好,这简直是个篡位的完美组合。沙丘之谋就此诞生,而这一切的推动者,就是曾经是赵人的阉人后代,志向高远的人才赵高。
赵高是胡亥的老师,胡亥虽然不会当皇帝,但是他很会当儿子,很得始皇陛下喜欢。赵高扣下了嬴政要扶苏回咸阳继位的诏书,充分发挥了他为人师表的能力,对未来的秦二世晓以大义:以前你是小皇子,最得先帝宠爱,一旦你大哥上台,你自己想想吧,平时也没少教你,历史都白读了?现在先帝去世,除了你我和李斯没人知道,也就是谁当皇帝俺们三人就能定,大好机会不把握,你还是不是英明神武的陛下的儿子??!!
随后赵高拜会了李斯,最初是李斯主张不把嬴政暴毙的消息传出去的,因为还没回到咸阳城,怕有人不安分.但是赵高就抓住了这次机会,再次感叹一下,人才啊!赵高是这么对李斯说的:“现在始皇陛下暴毙,只有我们两知道,丞相大人认为立谁为储君比较合适?”这话问的这么赤裸裸李斯又不是傻子,当然明白赵高什么意思,也理所当然的马上表示反对意见:这先帝尸体还在马车上发臭呢,你小子就想改诏书,不行,大逆不道,非常时期我不揭发你了,听过就算。赵高一笑,继续:“如果扶苏上台,以扶苏和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