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唐朝名将张仁愿(第2/3页)  回到唐朝当首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洛州有前贾后张,可敌京兆三王。”足见张仁愿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景龙元年(707年)正月,唐中宗鉴于默啜可汗屡犯唐边以及唐军在鸣沙(今宁夏青铜峡西南黄河东岸丰安故城)之役中的失败,下制命内外官吏各进平突厥之策。右补阙卢俌上疏:“边州刺史,宜精择其人,使之蒐卒乘,积资粮,来则御史,去则备之”,“当理内以及外,绥近以来远,俟仓廪实,士卒练,然后大举以讨之。”(《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唐中宗表示赞同。五月初一,唐中宗任命张仁愿为朔方道大总管、御史大夫,屯边以备突厥。

    十月十三日,张仁愿奉命率军进击突厥,唐军到达军所后,突厥军已退,张仁愿乘势追击掠夺陇右监牧马匹的突厥叛众,夜掩其营,大破突厥军,重新夺回了被掠的监牧马匹。

    景龙二年(708年)三月,默啜统帅全军西击突骑施(西突厥部落,当时勃兴于西北),北方兵力空虚。张仁愿利用此机遇,上疏请求乘虚夺取漠南之地,在黄河以北修筑三座首尾相应的“三受降城”,即可断绝突厥的南侵之路。因为朔方军(治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以前与突厥一直以黄河(在今内蒙古黄河弯曲段)为界,唐军守河南,突厥守河北。河北岸有一拂云祠,突厥每次发兵,都要去祠中祈祷,然后再发兵南下。

    奏疏送至京城后,唐中宗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太子少师唐休璟认为:“两汉已来,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筑城,恐劳人费功,终为贼虏所有。”(《新唐书·张仁愿列传》)因而表示反对。但张仁愿认为机会千载难遇,所以执意请求,最后中宗答应了仁愿的请求。张仁愿又上表请求将戍边岁满的兵士留下来,以加快工程进度。当时有200名咸阳籍(今陕西咸阳东)士兵不愿筑城,集体逃走,结果被擒获,为严肃军纪,张仁愿将其全部处斩,一时“军中股栗”,无不尽力。经过唐军将士的努力,唐军只用60天便将三城全部筑成。以拂云祠为中受降城(在今内蒙古包头西),与东、西两受降城相去各400余里,皆据要津,遥相应接,向北拓地300余里。又于牛头朝那山(今内蒙古固阳东)北设置烽侯1800所,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锋游弈使,戎守诺真水(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搜索警戒。从此,突厥不敢度山(阴山)畋牧,朔方从此不再受其攻掠,并减省镇戍兵数万人。

    张仁愿初建三城时,即没有设计出壅门(悬门),也没有装备守城的器械。有人不解:“此边城御贼之所,不为守备,何也?”张仁愿回答道:“兵贵在攻取,不宜退守。寇若至此,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之心也?”(《新唐书·张仁愿列传》)后来常元楷担任朔方军总管时,才开始修筑三城悬门。人们因此推重张仁愿而轻视常元楷。

    三座受降城的筑成,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受降城有效地遏制住了后突厥的南侵,并拓地300余里,结束了唐朝在与后突厥数十年战争中被动挨打的局面,有着极大的战略价值。其次,三城的筑成,使朝廷减兵数万,结省了大量的军费,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最后,受降城不仅在当时发挥了作用,后世也是受益非浅,唐宪宗时期的大臣李绛、卢坦就曾说:“受降城,张仁愿所筑,当碛口,据虏要冲,美水草,守边之利地。”(《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九》)吕温还写有《三受降城碑铭》来歌颂张仁愿。

    不久,张仁愿回朝任职。七月初三,张仁愿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宰相,并拜左卫大将军,封韩国公。同年秋,张仁愿再次督军备边,中宗李显还亲自赋诗为其饯行,赏赐无数。后又迁镇军大将军、右武卫大将军。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日,唐中宗被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死,唐殇帝即位,韦后临朝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