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德国新纳粹(第1/2页)  我究竟在为谁而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卫国深夜里独自一人从容的走在汉堡的街头,呼吸着从海港方向飘然而来略带着海腥味的空气,徐徐而来的微风轻拂在身上不仅使人感到了阵阵的凉意,静寂的街道与街旁的小巷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喧嚣,只有那被主人停放在街道与小巷两旁的汽车静静无言的守候在那里,等待着主人的到来。

    昏黄的路灯照射在徐卫国的身上,使得徐卫国那魁梧的身影不断的倒映在他的身后,或许此时只有那背后的身影在悄无声息的陪伴着他。

    徐卫国边沿途欣赏着街道两旁那样式各异的建筑边向他所住的“汉堡莱佛士酒店”走去,在穿过两条小巷就快到酒店了,徐卫国看了一眼手表时间过的好快,不知不觉中指针已经指过了“子夜”,徐卫国不由的又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刚走进一条小巷,徐卫国就看见了小巷里有四个二十一二岁的年轻白人靠在墙边抽着烟闲聊着,徐卫国用眼角余光瞧了一眼墙边的四个年轻人,只见他们个个都剃着光头,呗亮的脑门上还纹着刺青,脸上白色的肌肤在昏黄的路灯地映照下显得有些惨白,每人一身漆黑的皮衣杵在墙边就像一群正在寻找猎物的“吸血鬼”。

    在德国普通的德国民众是从来不剃“光头”的,怕被别人认作是“新纳粹”,而“新纳粹”的基本造型就是光头,徐卫国刚一瞧他们那恐不为人知的另类造型就知道他们是“新纳粹”。

    近几年来,德国的极右势力又如沉渣泛起,卷起股股滔天恶浪,竟然胆敢公然在首都柏林勃兰登堡门一侧举行游行,以“纪念”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

    “新纳粹”分子还变本加厉经常的趁夜深时袭击其他在德国的少数族裔,制造了种种令人发指的人间惨案,如在东部的勃兰登堡,一土耳其青年被“新纳粹”迫害致死;在梅克伦堡,两名越南人被新纳粹分子殴打成重伤……

    种种极右暴力事件引起了德国朝野的极度不安,德国虽然在“二战”后对纳粹思想进行过多次清洗,但由于德国民族几乎是单一的德意志日耳曼人,单一民族的特性使德国人缺乏与其他民族共处的传统,并且为了有意无意地保持日耳曼种族的纯洁性,德国的国籍法规定,只有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为德国人,其子女才能获得德国国籍。所以“德国人的排外情绪特别的强烈、特别的深、特别的锋芒毕露和带有蔑视性”。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随着欧盟开放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移民迁入德国,使得许多土生土长的德国白种人把失业、生活收入降低的原因很自然地归咎于那些“抢走了我们饭碗”的外来有色人种。

    失业、移民等社会问题给了“新纳粹”的兴起起了催化剂的作用,使得排外暴力事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徐卫国没来德国之前就已经听说了“新纳粹”们的种种劣迹,他也知道在深夜寂静的街头碰到“新纳粹”决对不会预示着有什么好事的发生,但是徐卫国艺高人胆大,他并没有刻意转身往回走,去回避“新纳粹”,但他也不愿意去主动的招惹他们,只是报着“人不范我,我不范人;人若范我,必惨无疑”的心态,哼着“打靶归来”的小调,仿佛没有其他人的存在一样挺着笔直的胸膛朝前走去。

    “新纳粹”们在徐卫国一走进这条小巷就看到了他,他们在这条小巷里已经等了很长的时间,就盼望着“猎物”的出现,好任他们尽情的享受那主宰他人命运的快感,徐卫国的出现给了“新纳粹”们无比的刺激,他们似乎已经看到了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渐渐的走进了虎口,仿佛已经听到了“羔羊”在他们的蹂躏下骨头迸裂的声音和由于疼痛而发出的凄惨叫声。

    眼前的“猎物”让“新纳粹”们感到有些让人奇怪与愤怒,他并没有象以往的“猎物”一样,发现他们在漆黑的夜晚像“恶魔”一样站在这里就望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